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个体化方案效果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个体化方案效果显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逐渐变薄,腺体萎缩。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新进展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娟指出,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推荐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联合两到三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案,疗程一般为10-14天。研究显示,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逆转胃黏膜的萎缩和肠化生。
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可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来缓解症状。此外,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莫沙必利)可以帮助改善腹胀等不适症状。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内蒙古医科大学鄂尔多斯临床医学院的杨艳桃教授指出,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益气养血、疏肝和胃、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位在协和医院进修的老中医分享了他的经验方:太子参、黄芪、丹参、茯神、酸枣仁、柴胡、郁金、菖蒲、远志、白术、茯苓、炙甘草、三棱、莪术等,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加减用药。许多患者通过中药调理,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非药物治疗的探索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也逐渐受到重视。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缓解胃痛、改善消化功能方面显示出一定效果。此外,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病情也有积极作用。
患者案例:从绝望到希望
一位患有萎缩性胃炎5年的患者,通过综合治疗方案,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他分享道:“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反酸烧心的症状明显减轻,胃部感觉舒适多了,整个人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另一位患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配合适量运动和情绪管理,6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专家建议: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萦晅教授强调,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应个体化,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生活习惯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也非常重要。
结语:积极面对,科学治疗
虽然慢性萎缩性胃炎无法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调整,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