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阳性率超99%,五类高危人群需重点防护,专家支招科学应对
甲流阳性率超99%,五类高危人群需重点防护,专家支招科学应对
冬季是甲型流感(简称“甲流”)的高发季节,近期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甲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特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焦桂微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为大家带来权威的防护建议。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其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畏寒、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与普通感冒相比,甲流的传染性和严重程度更高,容易导致并发症如肺炎和脑膜炎。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甲流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人7天左右可以自愈,但以下五类高危人群非常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要尽早检测和抗病毒治疗: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免疫功能抑制等;
4.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大于30);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如何有效预防甲流?
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通常为每年9-10月份)完成接种。除了儿童,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医务工作者也是易受流感病毒攻击的对象,推荐上述人群优先接种。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等遮住口鼻;
- 勤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口;
- 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家里、教室每天要勤开窗通风,必要时进行消毒;
- 避免与患者接触。
- 健康生活方式:
- 日常均衡饮食、合理增减衣物;
- 适量增加户外运动,但避免剧烈或过度运动;
- 保证充足休息。
出现症状怎么办?
居家观察:如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头痛且胃口正常、发热低于 38℃时可居家观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并清淡饮食,保证睡眠。
及时就医:如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症状,则需要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注意隔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居家时注意室内通风,与家人保持距离,外出时戴好口罩。
抗病毒药物如何使用?
近段时间,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流感抗病毒药物需求增长。医生介绍,这两种抗病毒药物都是强调在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且只作用于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对普通感冒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无效。盲目使用可能会造成肝肾损害或耐药。
在预防性用药方面,奥司他韦可以用于预防流感,适应人群主要为重症高危人群,包括免疫力低下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等。当这些人群有明确的流感接触史时,短期内为了避免被传染,可以预防性服用奥司他韦。
专家提醒,面对流感高发期,我们每个人都应加强自我防护,关注健康,及时就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既是防病的基础,也是战胜流感的保障。这场流感季节,让我们科学防护,健康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