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如何高效减压?
程序员如何高效减压?
作为一名程序员,你是否经常感到压力山大?项目 deadline 压得你喘不过气,需求变更像家常便饭,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你应接不暇。别担心,本文将为你量身打造一套减压方案,让你在高压环境下也能保持身心健康。
压力从何而来?
让我们先来看看程序员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
长时间工作:通宵改bug、周末加班,似乎成了程序员的常态。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不仅消耗体力,更透支脑力。
需求变化频繁:产品经理的一句“需求变更”,可能让你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这种不确定性让人感到焦虑和无助。
技术更新快:当你还在为掌握一门新技术而努力时,新的框架已经发布了。这种“学得慢,变得快”的节奏让人倍感压力。
通勤时间长:每天花几个小时在路上,不仅消耗时间,还让人身心俱疲。
工作与生活失衡:程序员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在工作上,导致个人生活被严重挤压。
如何有效减压?
优化工作方式
避免无效会议:早上是大脑的黄金时间,适合专注度高的工作。如果把时间浪费在开会、刷手机等低专注度的事情上,那么就会白白浪费早上的价值。
使用秒表而非番茄钟:很多人推荐番茄钟工作法,设定 25 分钟倒计时,强制休息 5 分钟,之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钟。本人在使用实际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刚刚进入“心流”的专注状态,但番茄钟却响了,打破了专注,再次进入这种专注状态需要花费 15 分钟的时间。好的替换方法是使用秒表,它跟番茄钟一样,把时间可视化,但却是正向计时,不会打破我们的“心流”,当我们编程专注度下降的时候中去查看秒表,确定自己的休息时间。
合理安排休息:大脑处理视觉信息需要动用 90% 的机能,并且闪烁的屏幕也会让大脑兴奋,这就是为什么明明休息了,但是重新回到工作的时候却还是感觉很疲惫的原因。那么对于休息时间内,我们应该阻断视觉信息的输入,推荐:
- 闭目养神 😪
- 听音乐 🎶
- 在办公室走动走动 🏃 ♂️
- 和同事聊会天 💑
- 扭扭脖子活动活动 💁 ♂️
- 冥想 or 正念 🧘
不要在工位上吃午饭:大脑经过一早上的编程劳累运转之后,此时的专注度已经下降 40%~50%,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重启我们的专注度,一个好的方法是外出就餐,外出就餐的好处有:
- 促进血清素分泌:我们体内有一种叫做血清素的神经递质,它控制着我们的睡眠和清醒,外出就餐可以恢复我们的血清素,让我们整个人神经气爽:
- 日光浴:外出的时候晒太阳可以促进血清素的分泌
- 有节奏的运动:走路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同样可以促进血清素分泌
- 激发场所神经元活性:场所神经元是掌控场所、空间的神经细胞,它存在于海马体中,外出就餐时场所的变化可以激发场所神经元的活性,进而促进海马体活跃,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 激活乙酰胆碱:如果外出就餐去到新的餐馆、街道,尝试新的事物的话,可以激活我们体内的乙酰胆碱,它对于我们的“创作”和“灵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睡午觉:现在科学已经研究表现,睡午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可以:
- 恢复我们的身体状态:26 分钟的午睡,可以让下午的工作效率提升 34%,专注力提升 54%。
- 延长寿命:中午不睡午觉的人比中午睡午觉的人更容易扑街
- 预防疾病:降低老年痴呆、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抑郁症等
睡午觉好处多多,但也要适当,15 分钟到 30 分钟的睡眠最佳,超过的话反而有害。
- 下午上班前运动一下:下午 2 点到 4 点是人清醒度最低的时候,10 分钟的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重新清醒,提高专注度,程序员的工作岗位和场所如果有限,推荐:
- 1️⃣ 深蹲
- 2️⃣ 俯卧撑
- 3️⃣ 胯下击掌
- 4️⃣ 爬楼梯(不要下楼梯,下楼梯比较伤膝盖,可以向上爬到顶楼,再坐电梯下来)
2 分钟解决和 30 秒决断:
2 分钟解决是指遇到在 2 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我们趁热打铁把它完成。这是一个解决拖延的小技巧,作为一个程序员,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对于一些问题,我们没办法很好的决策要不要立即完成, 2 分钟解决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决策的办法。
30 秒决断是指对于日常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用 30 秒去做决策就好了,这源于一个“快棋理论”,研究人员让一个著名棋手去观察一盘棋局,然后分别给他 30 秒和 1 小时去决定下一步,最后发现 30 秒和 1 小时做出的决定中,有 90% 都是一致的。不要加班,充足睡眠:作为程序员,我们可能经常加班到 9 点,到了宿舍就 10 点半,洗漱上床就 12 点了,再玩会儿手机就可以到凌晨 2、3 点。压缩睡眠时间,大脑就得不到有效的休息,第二天的专注度就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降低,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想想我们在白天工作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时间都是被无效浪费的,如果我们给自己强制设定下班时间,创新、改变工作方式,高效率、高质量、高密度的完成工作,那是否就可以减少加班,让我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进而又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睡前 2 小时:
睡前两小时不能做的事情:
- 🍲 吃东西:空腹的时候会促进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可以提高血糖,消除疲劳,但如果吃东西把血糖提高了,这时候生长激素就停止分泌了
- 🥃 喝酒
- ⛹️ 剧烈运动
- 💦 洗澡水温过高
- 🎮 视觉娱乐(打游戏,看电影等)
- 📺 闪亮的东西(看手机,看电脑,看电视)
- 💡 在灯光过于明亮的地方
- 适合做的事情
- 📖 读书
- 🎶 听音乐
- 🎨 非视觉娱乐
- 🧘 ♂️ 使身体放松的轻微运动
- 周末不用刻意补觉:很多人以周为单位进行休息,周一到周五压缩睡眠,周末再补觉,周六日一觉睡到下午 12 点,但这与工作日的睡眠节奏相冲突,造成的后果就是星期一的早上起床感的特别的厌倦、焦躁。其实周末并不需要补觉,人体有一个以天为单位的生物钟,打破当前的生物钟周期,就会影响到下一个生物钟周期,要调节回来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我们应该要以天为单位进行休息,早睡早起,保持每天的专注度。
调整生活方式
运动:运动是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无论是跑步、游泳、瑜伽还是其他运动,都可以帮助程序员释放压力,提高心情。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高糖食物,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作息习惯对缓解压力至关重要。
心理调适
调整认知:遇到问题时,要相信“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问题尽全力解决即可,能解决则体现了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也不能以死谢罪,饭还是要吃,觉还是要睡,生活还在继续,何苦闷闷不乐,折磨自己。保持好心情,迎接下一次挑战。
学会放松: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心,减少紧张感。冥想则可以帮助程序员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恢复精力。
寻求支持:与同事交流工作中的困惑和压力,往往能得到理解和支持。同时,交流也可以帮助程序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培养兴趣爱好
发展个人兴趣:除了工作之外,程序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
社交活动:多与朋友聚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
学习新技能:可以尝试学习一些与工作无关的新技能,比如烹饪、摄影等,既能放松心情,又能提升自我。
案例分享
一位程序员分享了他的减压经验:
“我曾经也陷入过‘996’的恶性循环,每天都在加班和赶项目中度过。后来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比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无效加班;每天抽出时间运动,哪怕只是简单的拉伸和俯卧撑;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比如摄影和吉他。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不仅工作效率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
总结与展望
减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努力和调整。作为程序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技术的成长,更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他们都是你减压路上的有力支持。同时,也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适时给自己放个假,去旅行、去尝试新事物,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惊喜。
最后,不要忘记,压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和处理它。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减压之道,享受 coding 带来的乐趣,而不是被它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