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治疗迎来新突破,恒瑞医药研发靶向药物
荨麻疹治疗迎来新突破,恒瑞医药研发靶向药物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皮肤色的风团,伴有剧烈瘙痒。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全身反应。近日,北京佑安医院皮肤科专家走进社区,为居民带来了关于荨麻疹及过敏性疾病的科普讲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专业的防治知识。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化学介质释放、感染、药物及食物过敏、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常常存在抗甲状腺抗体,提示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此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乙酰胆碱等也可能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最新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通常从使用非处方止痒药(抗组胺药)开始。如果这些药物无效,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处方抗组胺药或其他药物,如法莫替丁、孟鲁司特等。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要使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如环孢菌素、他克莫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恒瑞医药正在研发针对CSU的新型药物SHR-1819,这是一种靶向人IL-4Rα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同时阻断IL-4和IL-13的信号传导,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过敏源筛查和斑贴试验
过敏源筛查主要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体内实验包括皮内试验、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等,而体外试验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不同过敏原的免疫球蛋白E(sIgE)来确定过敏原。临床更推荐体外试验,因为其安全性更高。
达标治疗的意义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抗组胺药是首选治疗药物,需要足量、足疗程、长期规律用药。约50%的患者对抗组胺药疗效有限,因此需要更多有效、安全的新疗法。
日常预防措施
避免已知诱发因素:如食物、药物、花粉、宠物皮屑、乳胶和昆虫叮咬等。如果发现某些因素可能诱发荨麻疹,应尽量避免接触。
使用非处方止痒药:不会引起睡意的非处方止痒药(抗组胺药)可能有助于缓解瘙痒。
冷敷:用冷毛巾覆盖发痒部位或用冰块在该部位摩擦几分钟,可舒缓皮肤。
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粗糙、紧身、刺痒或羊毛制衣服。
皮肤防晒:在外出前约半小时涂抹大量防晒霜,寻找荫凉处,帮助缓解不适。
记录食物日记和事件日记:通过详细记录每天所吃的食物以及风团发作的时间,可以帮助医生找出荨麻疹可能与哪些食物有关。同时,记录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其他物品和药品,有助于发现荨麻疹的发作与生活中的某些事件的关联。
荨麻疹虽然顽固,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病机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是完全可以控制和缓解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患者朋友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慢性荨麻疹,从而摆脱困扰,轻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