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武汉昙华林和归元寺,感受历史韵味
探访武汉昙华林和归元寺,感受历史韵味
武汉,这座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大都市,不仅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更藏着不少充满历史韵味的角落。其中,昙华林和归元寺便是两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诉说着武汉的故事。
昙华林:中西合璧的文艺老街
昙华林,这条全长1200米的老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西部,毗邻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昌校区,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现昙华林街武昌花园山以北、凤凰山以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漫步在昙华林,仿佛穿越回了百年前的武汉。街道两旁,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令人眼前一亮。这里既有中国传统式的青砖黛瓦,又有西式的哥特式教堂和巴洛克式建筑,完美诠释了武汉作为“东方芝加哥”的历史韵味。据统计,昙华林现存50多处百年历史建筑,每一栋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
近年来,昙华林经过精心改造,成为武汉新的文化地标。2024年3月,焕新升级的昙华林人文小镇三期正式对外开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武昌城史馆。该馆以“因武而昌 因变而强”为主题,通过178件珍贵文物,展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千年变迁。此外,昙华林还打造了户外灯光秀、国潮营地广场、沉浸式演绎剧目等,让游客在古今交融中感受武汉的魅力。
归元寺: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
如果说昙华林是武汉的文艺心脏,那么归元寺便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家园。归元寺位于汉阳区翠微路和归元寺路交界,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著名佛教曹洞宗寺院,武汉的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寺名取佛经“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之语意,是中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重点寺庙。归元寺于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浙江僧人白光、主峰创建,南院罗汉堂于道光年间建造,于1852年毁于兵灾,1895年重建,于1902年建成;此外,1922年兴建新阁及藏品丰富,并于1935年由太虚法师出访缅甸得到一尊1吨重的玉雕释迦牟尼佛像,归元寺于1953年被列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归元寺占地约17500平方米,其殿舍约200间,该寺由宝通禅寺隆醒大师担任方丈。乘坐武汉地铁4号线或6号线可前往归元寺,需在钟家村站、汉阳火车站下车。归元寺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著名的佛教曹洞宗寺院,为武汉的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国务院确定的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占地面积约17500平方米,有藏经阁、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三组主要建筑,殿舍约200间,于1935年得到一尊1吨重的玉雕释迦牟尼佛像,由宝通禅寺隆醒大师担任方丈。乘坐武汉地铁4号线或6号线即可到达归元寺,需在钟家村站、汉阳火车站下车。
归元寺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罗汉堂。这里供奉着500尊罗汉塑像,每一尊都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是中国最著名的罗汉堂之一。这些罗汉塑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除了罗汉堂,归元寺的圆通阁也是一大亮点。这座2012年竣工的楼阁式建筑,内设五层,外现三层,四滴水设计,气势恢宏。阁内供奉观音菩萨,是信众祈福的重要场所。
对于游客来说,参观归元寺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着装要得体,避免穿着暴露或奇装异服。其次,寺内禁止吸烟和喧哗,以保持庄严的氛围。最后,不要随意触摸或破坏寺内的文物和建筑,尊重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汉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昙华林和归元寺便是最好的例证。一条老街,一座古寺,它们不仅见证了武汉的历史变迁,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无论是探寻历史,还是寻找内心的宁静,这里都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