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赋能文山三七:从传统种植到数字化管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0: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赋能文山三七:从传统种植到数字化管理

文山三七,这味名贵中药材的产量在过去40年间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从每亩80公斤提升至200公斤以上。这一显著成就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在传统农业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山三七的种植基地,揭秘这些推动产业发展的黑科技。

01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地”

在文山三七研究院研究员王朝梁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三七种植并不规范,多为零星种植,产量也一直不高。转折点出现在1985年,文山州成立了三七研究院,开始聚焦三七新品种选育、规范化种植、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02

遮阳网技术:为三七定制理想光影

三七是一种喜阴植物,传统上认为其生长需要“三成透光,七成透阴”的环境。过去,种植户们用玉米秆、树叶搭建遮阳网,但这种方式透光不均匀,容易引发火灾,且不同海拔和气候条件下的透光率需求也不同,这对三七的出苗率、存苗率和产量都有很大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专用的黑色遮阳网。这种遮阳网不仅透光均匀,还能根据具体需求调节透光率,为三七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光照条件。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文山三七种植中普遍推广应用,覆盖率达到90%,累计推广面积超过百万亩。

03

数字化管理:用数据驱动精准种植

在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智化指挥中心,一块巨大的数字屏幕实时显示着三七种植基地的环境和气象数据,以及生产车间各个环节的生产进度。这些数据为选地、种地提供了科学支撑,使种植管理更加精细、科学,从而提升了三七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物联网采集到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数据,种植者可以远程调节遮阳网的密度,实现“数据驱动”下的精准种植。这种数字化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还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04

土壤处理技术:突破连作障碍

三七的生长周期较长,从一年苗移栽定植到成熟收获需要至少3年时间。收获后的土地通常需要休整10-20年才能再次种植,否则极易发生根腐病等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这一连作障碍曾是制约三七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

近年来,文山州积极开展三七种植连作障碍项目攻关,研发出多种创新技术,如棉隆熏蒸、无土栽培、林下有机种植等。其中,棉隆熏蒸技术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提高土壤氮和有效磷的利用率,克服连作障碍。目前,全州已发展林下三七种植2026亩,推广老地复种4万余亩,成功将三七轮作年限从20年以上缩短到5年。

科技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种植中的难题,还推动了文山三七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如今,文山州已有6个三七基地、1451亩土地获批成为云南省首批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华润三九、昆药集团等知名企业也纷纷与当地企业合作,计划共同推动在文山发展1万亩以上三七GAP种植基地。

科技创新正为这株古老的中药材插上科技翅膀,让文山三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