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饮食调整到穴位舒缓,教你改善三大类肠躁症的全方位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饮食调整到穴位舒缓,教你改善三大类肠躁症的全方位指南!

肠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肠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肠躁症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前言

肠躁症在现代人中并不罕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深受肠躁症的困扰。腹痛、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这些恼人的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让许多人感到焦虑不安。肠躁症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虽然不会导致肠道损伤,但能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人对肠躁症存在诸多误解,甚至将其与大肠癌混淆。因此,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肠躁症”,掌握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二、什么是肠躁症

肠躁症,又称为大肠激躁症,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所谓功能性,是指肠道本身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如肿瘤、溃疡等,但出现了功能上的异常。肠躁症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随排便习惯的改变,如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

三、肠躁症常见的误区与迷思

关于肠躁症,社会上存在许多误解和迷思,以下列举几点常见的:

  1. 肠躁症不是病:肠躁症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虽然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它并非患者“想太多”、“心理脆弱”所致。肠道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心理因素确实会影响肠道功能,但肠躁症的产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肠躁症会发展成大肠癌:肠躁症不会癌变。肠躁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肠道功能紊乱,而大肠癌是一种器质性疾病,是肠道黏膜出现了恶性肿瘤。虽然两者都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症,但本质完全不同。

  3. 肠躁症只能靠药物治疗:饮食不卫生确实可能引起肠胃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但这些疾病与肠躁症的病因不同。肠躁症的发生与饮食、心理、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不是单纯卫生问题。

  4. 肠躁症患者不能吃某些食物:肠躁症患者的饮食需要调整,但并非所有食物都禁止食用。不同患者对食物的耐受性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对乳制品、豆类、辛辣食物敏感,而有些患者则没有明显食物禁忌。

  5. 肠躁症是一种老年病:肠躁症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肠躁症在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6. 肠躁症会变瘦吗:肠躁症不会直接导致体重明显下降。虽然肠躁症可能引起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变瘦。体重减轻通常是更严重的肠胃疾病的征兆,如炎症性肠病或吸收不良综合征。如果肠躁症患者出现持续性体重减轻,应寻求专业医师治疗。

肠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通过了解肠躁症的真相,摆脱常见误区,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四、造成肠躁症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症状?

肠躁症的病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肠道敏感性增加:肠道对压力、食物、激素等刺激的反应过度敏感,就像一根紧绷的弦,很容易被触动。
  • 肠道蠕动异常:肠道的肌肉收缩过快或过慢,导致食物通过肠道过快或过慢,引起一系列不适。
  • 肠道菌相失衡:肠道内细菌的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增多,影响肠道功能。
  •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大脑和肠道之间的信号传递发生异常,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 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可能加重肠躁症的症状。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肠躁症患者的人,患病风险更高。
  •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可能导致肠道炎症,加重肠躁症的症状。
  • 环境因素:饮食不均衡、生活压力大、感染等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肠躁症。

肠躁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 腹痛:疼痛的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有些人描述为绞痛,有些人则感觉是隐痛。
  • 腹胀:吃完饭后或压力大时,常会感到腹部胀胀的。
  •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出现,粪便的形状也可能发生变化。
  • 其他:恶心、呕吐、便血(但通常不是鲜红色的血)、体重减轻等。

五、肠躁症会变成大肠癌吗?

肠躁症和大肠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它们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式都大不相同。

  • 肠躁症: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意味着肠道本身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如肿瘤、溃疡等,但出现了一系列功能上的异常。
  • 大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由大肠黏膜细胞发生癌变而引起的。

肠躁症不会直接导致大肠癌。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简单理解为:肠躁症就像一台机器,虽然运转不顺畅,但机器本身没有坏。大肠癌就像一台机器,某个零件坏掉了,导致整个机器无法正常运作。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 症状相似:肠躁症和早期大肠癌都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这容易让人混淆。
  • 恐惧心理: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人们往往将一些不明原因的肠道不适与癌症联系起来。

虽然肠躁症不会直接导致大肠癌,但长期反复的肠道不适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有些研究表明,肠躁症患者患有大肠息肉的风险可能略高于一般人。

六、肠躁症要看什么科,它会好吗?该如何治疗?

如果您正饱受腹痛、腹胀、排便不顺等问题所苦,怀疑自己可能罹患肠躁症,建议您寻求肠胃内科医师或专精肠胃治疗的其他专科医师的协助。他们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身体检查以及相关的检查,来确认您是否患有肠躁症,并提供最适合的治疗建议。

肠躁症的治疗方法

肠躁症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

根据罗马III诊断标准,其分类如下:

  1. IBS-C(以便秘为主):硬或结块状大便占总排便次数的25%以上,且松散或水样便占总排便次数的不到25%。
  • 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可溶性纤维,如车前子),逐步提高摄入量以避免腹胀和气体。
  • 增加水分摄入并保持规律运动。
  • 药物治疗
  • 渗透性泻剂(如聚乙二醇):改善排便频率和粪便形态,但对腹痛和胀气效果有限。
  • 促分泌剂(如Lubiprostone和Linaclotide):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并减轻腹痛和腹胀。
  • 抗抑郁药(如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s):改善便秘和相关的情绪症状。
  1. IBS-D(以腹泻为主):松散或水样便占总排便次数的25%以上,且硬或结块状大便占总排便次数的不到25%。
  • 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
  • 采用低FODMAP饮食:减少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如乳糖和果糖)以减轻腹泻和腹胀。
  • 补充水溶性纤维。
  • 避免高脂肪食物和咖啡因。
  • 药物治疗
  • 抗腹泻药物(如Loperamide):减少排便次数和改善粪便形态,但对腹痛效果有限。
  • 肠内抗生素(如Rifaximin):针对腹泻和腹胀有效,特别适用于非便秘型IBS患者。
  • 5-HT3受体拮抗剂(如Alosetron):适用于严重的IBS-D,尤其是对其他治疗无效的女性患者,但需监测潜在副作用。
  • 抗痉挛药物(如薄荷油):缓解肠道痉挛和腹痛。
  1. IBS-M(混合型):硬或结块状大便及松散或水样便各占总排便次数的25%以上。
  • 根据患者当前的主要症状(如便秘或腹泻)调整治疗策略。
  • 保持饮食日志和粪便日志以识别症状模式。使用针对症状的治疗方法,例如抗腹泻药物或促分泌剂,依照便秘或腹泻的阶段选择。
  • 适当使用抗抑郁药,特别是针对慢性腹痛和焦虑。

共同的治疗策略

  1. 生活习惯调整
  •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 压力调适: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减轻压力。
  • 适度运动:定期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1. 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帮助患者应对压力,改善肠道症状。
  •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反馈,帮助患者学习控制身体的生理反应,如肠道蠕动。

七、肠躁症如何检测?

肠躁症的检测主要通过排除其他疾病来确诊。由于肠躁症的症状与其他肠胃疾病相似,因此医生会先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排除可能类似症状的疾病。

常见的检查方式包括:

  • 问诊与身体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您的病史、症状,并进行腹部触诊,了解您的疼痛的部位和程度。
  • 粪便检查:检查粪便是否有潜血、寄生虫或感染迹象。
  • 血液检查:检查是否贫血、发炎等情况。
  • 影像检查:包括腹部X光、超声波、电脑断层扫描等,以检查肠道是否有异常。
  • 内视镜检查:如大肠镜、胃镜,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是否有发炎、肿瘤等病变。

肠躁症的诊断标准:

  • 罗马准则(Rome criteria):目前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肠躁症诊断标准,主要根据症状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类型来判断。
  • 排除其他疾病:在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后,才能确诊为肠躁症。

八、肠躁症吃益生菌有效吗?

肠躁症患者常会寻求各种方法来改善症状,其中益生菌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补充品之一。益生菌对于改善肠躁症的症状具有一定的帮助,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且效果因人而异。

益生菌与肠躁症的关系

益生菌是指对人有益的细菌,主要存在于肠道内。它们能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助于消化、增强免疫力。而肠躁症患者的肠道菌相往往失衡,因此,补充益生菌被认为可以改善肠道环境,缓解症状。

益生菌对肠躁症的益处

多项研究显示,特定菌种的益生菌对于改善肠躁症的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 缓解腹痛、腹胀: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蠕动,减少肠道气体产生,有助于缓解腹痛和腹胀。
  • 改善排便:益生菌能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便秘或腹泻等排便问题。
  • 减轻炎症:益生菌能调节免疫系统,减少肠道炎症反应。

哪些益生菌对肠躁症有效?

  • 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其中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效果较为显著。
  •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能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衡。

益生菌并非肠躁症的唯一治疗方法,仍需搭配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变等综合治疗。益生菌在改善肠躁症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并非所有益生菌产品都对所有患者有效。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益生菌产品,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九、肠躁症的饮食禁忌,什么东西不能吃

肠躁症患者的饮食习惯对症状控制有极大影响。以下整理常见的饮食禁忌与各类型肠躁症的饮食调整。

肠躁症饮食禁忌

  1. 高纤维食物:过多纤维会刺激肠道,引发腹胀、腹泻等不适。例如:全麦面包、豆类、坚果。
  2. 高FODMAP食物:FODMAP是一种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容易造成肠胃不适。例如:洋葱、大蒜、苹果、梨。
  • 洋葱和大蒜:含有高浓度的果聚糖(Fructans),这是一类短链碳水化合物,属于高FODMAP的一种,对肠躁症患者可能会引起胀气和腹胀。
  • 苹果:含有高浓度的果糖(Fructose)以及山梨醇(Sorbitol),这些都是高FODMAP的成分,特别是对果糖吸收不良的人群会引发消化问题。
  • :与苹果类似,梨也含有高浓度的果糖和山梨醇,容易在肠道中引起发酵,导致腹胀和不适。
  1. 产气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中产生大量气体,加重不适感。例如:碳酸饮料、豆类、花椰菜。
  2. 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等会刺激肠道黏膜,加剧不适。
  3. 人工甜味剂:部分人工甜味剂可能引起肠胃不适。例如:山梨醇、木糖醇。

十、可以舒缓肠躁症的穴位有哪些?

肠躁症患者除了调整饮食,按摩穴位也是辅助缓解症状的好方法。以下介绍几个常见的穴位,通过按压可以帮助舒缓肠道不适:

常见的穴位

  •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约3指宽),具有调理肠胃、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4横指、胫骨外侧约1指宽处,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2寸(约3指宽),内侧腕骨与桡骨之间的凹陷处,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
  • 大肠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具有调理大肠、促进排便的作用。

按摩方法

  • 按压时间: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
  • 按压方式: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以感到酸胀为宜。
  • 按摩频率:每天可以按压数次。

十一、结论

肠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饮食、压力、睡眠质量、特定食物、荷尔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并配合医生的治疗,许多患者都能有效改善症状。建议与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如规律运动、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刺激。此外,心理治疗或放松技巧对于缓解症状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O'Mahony & McCarthy & Kelly (2005)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 modulates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and reduces abdominal pain and bloating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3):573-8.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