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公安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告知书:十类诈骗手段需警惕
黄平公安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告知书:十类诈骗手段需警惕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黄平县公安局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告知书》,总结梳理了当前常见的诈骗手段,并提供了实用的防范建议。
黄平县公安局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告知书
全县广大居民朋友:
近年来,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不少群众因此上当受骗,不同程度遭受财产损失。为遏制此类违法犯罪活动,黄平县公安局结合辖区常见诈骗方式,制作了以下告知书。
全民反诈,黄平无诈!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敬请您将我们的下述提醒,同步通过传阅、电话、微信等方式,告知您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和邻居,共筑识骗防骗屏障。
一、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及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如出现“两卡”涉案,将依法对开户人进行惩戒,暂停其名下所有银行卡、手机卡等支付、通讯业务,五年内不得新开银行卡、电话卡。构成犯罪的,将以涉嫌“诈骗罪”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等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不相信“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不参与转账到非自己账户进行投资理财,或通过下载APP进行网络炒股、炒期货、炒数字货币。投资者往往被许诺高额回报,投资初期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后,出现APP 断网,账户无法提现,投资平台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投资者遭受经济损失。
三、不相信网络、黑中介的“跨国公司、高薪诚聘”,不轻信无技术含量的“高薪”“轻松”工作,不走非正规劳务派遣、或非法私自出境金三角等地,出境后往往被控制人身自由,强迫从事电诈、赌博、贩毒、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四、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组织、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和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调查,积极反映本人掌握的可疑人员和线索,联系电话0855-2356979。
五、要主动下载安装并实名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如您接到“区号+96110”来电一定要接听。如收到12381的预警短信,表示您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保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十类常见的诈骗方式:
1、刷单返利诈骗。前期给予小额返利,而后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引诱完成大额任务,实则是骗取您的垫付资金。请牢记,刷单入了套,本金要不到!
2、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前期小额投资可获利,后期大额投资难提现。切记,没有“稳赚不赔”的项目,也没有“战无不胜”的大师,投资理财请认准正规渠道!
3、退款退税诈骗。“商品质量有问题”或“快递丢失”都是借口,目的就是骗取您的银行账户信息,或是要求您直接转账汇款。凡是电商客服来电主动退赔,要求先转账的,都是诈骗!如遇此类情况,请通过官方平台核实!
4、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骗子以“无抵押、免征信、秒到账”等噱头,诱导登陆虚假的贷款平台,而后以“操作失误、流水不足”等理由要求缴费。凡是网上贷款要先缴费的,都是诈骗!
5、虚假征信诈骗。骗子以“征信受损”,可以帮助“修复”为由实施诈骗。请注意,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修改。切勿随意开启“共享屏幕”功能,切勿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6、虚假购物服务诈骗。凡是以低价商品或特殊服务为诱饵,诱导您绕过正规平台私下交易的,都是诈骗!网络交易请选择正规平台,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
7、冒充领导熟人等特定身份诈骗。骗子冒充“领导”“熟人”等身份,建立联系、取得信任,之后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汇款。切记,凡是遇到“领导”“熟人”等要求转账汇款的情形,请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
8、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凡是以“低价出售、高价收购、升级代练、免费抽奖”等为诱饵,要求直接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9、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转账汇款至“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办案,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存在部门之间相互转接电话的情形!
10、裸聊敲诈。先以裸聊为诱饵截取不雅视频,随后引诱安装涉诈软件窃取通讯录信息,最终以群发视频为威胁勒索钱财。凡是网络“美女”提出裸聊邀请,诱导下载陌生软件的,都是诈骗!远离网络不良行为,切勿因寻求刺激落入“桃色陷阱”。
电信诈骗花样多,莫把虚拟当现实。请大家充分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和危害,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反诈宣传和劝阻工作,做到“人人防诈、人人反诈”,共同守护百姓“钱袋子”的安全。
黄平县公安局
2025年1月9日
真实案例
【案例一:游戏账号诈骗】
2024年3月23日,黄平县第二中学九年级的吴同学,在网上平台售卖王者荣耀游戏账号时,被“webex”APP里的客服“陈某伟”及“理财”以交易游戏账号要交保证金为由进行诈骗,损失金额3667元。
吴同学添加了“买家”的QQ,对方告诉他已经进行了付款,并且把截图和交易流水单号发送给了吴同学。吴同学非常高兴,但是他并没有收到第三方平台任何交易成功的信息提示。过了一会,“买家”发来了一张截图,声称吴同学的第三方平台账号是新注册的,需要联系客服缴纳保证金,如果不交,吴同学的游戏账号将会被平台扣下。
在对方的引导下,吴同学加上了由“买家”推过来的“客服”,一步一步开始跟着“客服”的操作。直到转账3667元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然而为时已晚,骗子早已删除好友,溜之大吉。
【案例二:假冒兼职引诱学生犯法】
2024年8月1日,黄平籍某大学的学生杨某,因在抖音上刷到一条兼职视频,于是联系了客服说自己想试试赚钱,客服给了杨某一个QQ号,告诉她每天只需要帮助他们公司记账、转账即可,工资日结,杨某没有怀疑,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帐号给骗子公司使用,骗子公司每日会转入一笔资金到杨某的账户里,再操控杨某把这笔资金按照他们提供的账户转出去,这种行为实则是在帮助犯罪份子洗钱。
一个月后,杨某前后帮助骗子公司转账5万元,收取利益10600元,杨某的行为已经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名下所有的银行卡被中国人民银行拉入黑名单,惩戒5年之内不能使用,转出的5万元资金则由本人承担退还给受害者。
【案例三:出售出借电话卡、银行卡帮助境外人员实施网络诈骗犯罪】
2024年12月8日19时许,黄平籍居民杨某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其开通了抖音直播将要被扣费,通过对方引导,杨某某下载一款认证会议的APP,让自己的手机给对方进行控制,导致受害人杨某某的银行卡内大量资金被转移,受害人杨某某被诈骗52万元。
民警通过侦查发现陌生电话为贵州黔东南州电话,且该电话号码使用人在在凯里市活动,经摸排将电话使用人雷某某(14岁,凯里四中在读学生)及同伙王某某(16岁,辍学)抓获,作为中间人,雷某某和王某某向境外犯罪分子提供自己的手机卡,通过两部手机连接音频线数据线的方式架设,让境外诈骗分子冒充抖音工作人员诈骗辖区居民杨某某。
【案例四:出售出借电话卡、银行卡帮助境外人员实施网络诈骗犯罪】
2025年1月4日,黄平籍居民潘某某,在网上看到某款福利可以领取,于是主动联系后台,后台客服告知潘某某领取福利需要足够的银行流水,于是诈骗分子前后分9笔将共计148000元转入潘某某提供的银行卡帐号内,再让其把钱全部以现金的方式取出来,再把取出来的现金存入客服指定给的帐号内,最终潘某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自己的银行卡被中国人民银行列入黑名单,接收的148000元由本人如数退还。
公安部反诈“八个凡是”
◆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凡是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转账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QQ 、微信等社交账号,先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后以帮助亲属朋友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让你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
反诈利器——国家反诈中心APP
【主要功能】
- 进行预警提示:用户收到涉诈电话、短信或登录涉诈网址时,及时进行预警提示。
- 线索一键举报:用户发现涉诈线索时,可以一键举报。
- 涉诈风险验证:用户可以通过APP对可疑网友的真实身份、社交账号、交易账号进行涉诈风险验证。
- 了解诈骗套路:剖析典型案例,协助用户学习反诈知识,了解诈骗套路,提升用户识骗能力。
【使用方式】 - 注册及使用:实名注册并开启来电、短信预警功能。(附“预警功能”开启步骤)
注意:长期未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会自动跳出登录界面,失去预警保护功能,用户要经常打开APP登录使用并进行及时更新。
“96110”反诈预警劝阻咨询电话
此号码专门用于电诈预警劝阻和防范宣传。如果接到96110来电,说明机主或其家人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这时一定要及时接听并耐心听取民警的劝阻提示,避免上当受骗。
“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
对电话提醒、手机端APP提醒的补充,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的被骗用户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通过12381短信接口第一时间向用户发送预警短信,提示用户可能面临诈骗情况,如果收到来自12381的预警短信,说明很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
本文原文来自黄平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