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年江苏省13市GDP预测:无锡超1.6万亿,徐州第6,宿迁第12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6: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江苏省13市GDP预测:无锡超1.6万亿,徐州第6,宿迁第12

2024年,江苏省13个城市的GDP预测数据已经揭晓。作为中国经济强省,江苏各城市的经济表现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江苏13市的经济成绩单,分析各城市的亮点和发展趋势。

2024年结束之际,关于各地GDP的预测已经逐渐出炉,其中江苏省的经济表现备受关注。
然而,作为常年位居全国GDP第二的强省,江苏省的13个城市更是全部跻身国内百强,素有“13太保”的美誉。

那么,2024年江苏13市的GDP表现如何?这些城市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吗?

整体强势:江苏经济领跑全国

2024年,江苏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3.4万亿元的GDP总量,稳居全国第二。

这并非偶然,而是江苏长期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各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结果。

全省13个设区市GDP增速均超过3%,这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体现了江苏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韧性。

其中,常州和宿迁以超过6%的增速领跑全省,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活力。

超过半数的设区市GDP突破万亿大关,形成了多点支撑的经济格局。

仅宿迁和连云港尚未达到5000亿元,但它们的增速也远超平均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支撑江苏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石,具有强大的制造业。

2023年,江苏制造业的产值达到了4.66万亿,这个数字比某些省份的全年经济总量还高,在全国的制造业中,江苏的地位都相当关键。

赛迪顾问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中,江苏更是占据了9个全国50强席位,13个设区市全部入围。

这无疑是对江苏制造业实力的有力佐证,也预示着江苏经济未来的持续增长动力。

典型城市案例

江苏各市的经济各有千秋,走出了各自独特的发展路线。

作为江苏经济的领头羊,无锡在2024年预计GDP将超过1.6万亿元,牢牢占据全省第一梯队。

无锡之所以取得这样的亮眼成绩,关键在于其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和强有力支持。

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无锡可谓是全省典范,不仅提供丰厚的资金奖励,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对于建设市级以上高水平研发机构的企业,无锡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这无疑是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巨大激励。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无锡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过6300家,这些企业如同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无锡经济注入活力。

无锡没停步,正抓住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把芯片、AI、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当成了发展的大方向,力求培育新的经济亮点。

无锡棉纺织厂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焕发出新的生机,这表明了传统产业在拥抱科技创新后,同样可以焕发新的活力。

此外,无锡在未来产业的布局上也展现出前瞻性的眼光。

钙钛矿领域的龙头企业极电光能,在无锡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为无锡未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州:区位优势赋能产业腾飞

徐州,这座位于苏北的城市,2024年预计GDP将达到9326亿元,位列全省第六。

虽然与第一梯队还有一定差距,但徐州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徐州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作为陇海铁路和京沪铁路两大干线的交汇点,成为了重要的物流和产业转移中心。

区位优势不仅体现在交通便利上,更体现在其对产业发展的吸引力。

2023年1-11月,徐州吸引了358个新项目落地,总投资额高达2821.6亿元,这充分说明了区位优势对招商引资的巨大作用。

除了区位优势,徐州还注重发展医疗和教育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两所全国排名前150的高校,为徐州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徐州的医疗资源也在不断完善,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

宿迁:新能源点亮后发之路

虽然宿迁2024年预计GDP仅为4695亿元,排名全省第12,但6.75%的增速却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展现了强劲的后发优势。

宿迁的光伏产业可是当地的明星产业呢,像天合光能这样的行业巨头纷纷落户,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现在宿迁在新能源领域可是名声鹊起,正朝着千亿级的产业目标大步迈进。

近500万的人口规模,为宿迁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宿迁正努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比如新型储能、氢能和数字经济,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宿迁的成功经验表明,后发地区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产业赛道,并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实现弯道超车。

江苏制造业迈向高品质

江苏制造业的强大,是长期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结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江苏省打造了“1650”产业布局,包含16个特色产业集群和50条关键产业链,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积极推广“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活动,积极支持企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以此来提高生产力和产品品质。

为了扶持企业发展,江苏省实施了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培育了一大批优质企业。

着力推进老产业向新方向转型,淘汰那些不环保的生产能力,发展环保产业,增强产业的长远发展潜力。

在新兴产业方面,江苏省重点发展仪器仪表、农机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江苏各市的发展表明,资源禀赋是发展的基础,政策倾斜是发展的保障,两者需要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

未来可能遇到不少困难,像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产业转型的痛点和环保的压力这样的大问题。

但我们相信,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务实的发展理念,江苏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