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养到环境:破解小羊羔瘫软难题
从营养到环境:破解小羊羔瘫软难题
小羊羔瘫软站不起来是养殖户常遇到的问题,不仅令人揪心,还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照顾小羊羔。
母羊奶水不足
小羊羔刚来到这个世界,全靠母乳提供营养和能量,要是吃不饱,就像汽车没油一样,哪有力气站起来呢?而且,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帮小羊羔建立起最初的免疫防线,抵御外界病菌侵袭。要是母羊奶水少,小羊羔获取的抗体不足,免疫力低下,就容易生病,进而导致瘫软无力。养殖户得时刻留意母羊的泌乳情况,要是发现母羊奶水不够,像乳房干瘪、小羊羔频繁拱奶且表现出饥饿状态,就得赶紧想办法催乳,比如给母羊增加营养丰富的精饲料,像豆粕、麸皮等,还可以喂些催奶的草药,王不留行、通草等,让母羊奶水旺起来,小羊羔才能茁壮成长。
缺乏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在母羊奶水中占比不大,作用却不容小觑。要是母羊日常饮食中缺乏钙、磷、硒、维生素 E 等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在奶水中的含量也会跟着少。小羊羔长期喝这样的奶水,骨骼发育不良,肌肉功能也受影响,就容易出现四肢瘫软的症状。比如说钙,它是骨骼生长的关键原料,缺乏钙,小羊羔骨骼软弱,站立困难;硒和维生素 E 协同作用,能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缺乏它们,小羊羔肌肉无力,甚至引发白肌病,导致瘫软。所以,养殖户别光盯着饲料的量,还得注重质,给母羊提供多样化、营养均衡的饲料,必要时添加微量元素预混剂,确保母羊奶水营养全面。
圈舍环境因素:细菌滋生的温床
卫生条件差
圈舍要是又脏又乱,那简直就是细菌、病毒的 “欢乐家园”。小羊羔的抵抗力本就弱,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感染细菌、病毒的风险极高。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这些 “坏家伙”,在脏乱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小羊羔一旦接触,很容易引发腹泻、发烧等病症,严重的就会瘫软在地。粪便、尿液如果不及时清理,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弥漫在圈舍里,还会刺激小羊羔的呼吸道黏膜,引发呼吸道疾病,进一步削弱小羊羔的体质,让它更难站起来。所以啊,养殖户们务必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扫粪便、更换垫料,还要做好消毒工作,给小羊羔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寒冷应激
冬季气温低,要是圈舍保暖措施不到位,小羊羔可就遭大罪了。小羊羔刚生下来,身上的毛发还不够浓密,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差,要是长时间处于寒冷的环境中,身体热量大量散失,就容易受寒生病。受寒后的小羊羔,胃肠蠕动变慢,消化功能减弱,吃进去的奶消化不了,积在肚子里,就会引发积食,进而出现瘫软症状。而且,寒冷还会使小羊羔的免疫力下降,各种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肺炎、痢疾等疾病,让小羊羔的身体雪上加霜。养殖户们在冬季一定要提前检查圈舍的保暖情况,封堵好门窗的缝隙,铺上厚厚的垫草,必要时还可以增设取暖设备,像暖风机、红外线灯等,让小羊羔温暖过冬。
小羊羔自身原因:缺铁性贫血
小羊羔自身也可能出现问题,缺铁性贫血就是常见的 “元凶” 之一。铁可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初生的小羊羔体内铁储备量少得可怜,仅有 40 - 50mg,而正常生长发育每天大约需要 8 - 12mg 的铁,光靠母乳那点铁(每天不足 1mg),远远不够。要是得不到额外补充,小羊羔就容易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红细胞生成不足,引发贫血。患缺铁性贫血的小羊羔,可视黏膜苍白,像眼结膜、口唇看着都没血色;身体消瘦、生长缓慢,还常常消化吸收不良,肚子胀胀的;因为氧气输送不足,心脏就得拼命工作,脉搏、呼吸加快,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严重时头部水肿,耳朵上的血管都不明显,用针刺几乎都不出血。养殖户一旦发现小羊羔有这些症状,要赶紧补铁,可以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一般每只羊羔注射 2 毫升,病情重的,一周后再补 1 毫升;也可以口服硫酸亚铁,搭配硫酸铜一起用,能促进铁吸收,同时灌服些营养补充剂,像畜小牧:犊立太保,帮小羊羔恢复体力。日常饲养中,也可以给小羊羔喂点煮熟的鸡蛋黄,从每天半个慢慢加到 1 个,大一点的羊羔喂些野菜、动物肝脏等含铁高的食物,提前预防贫血。
防治结合:让小羊羔茁壮成长
小羊羔瘫软站不起来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母羊孕期、奶水、圈舍环境以及小羊羔自身等多个方面。养殖户们要以预防为主,在母羊孕期精心饲养,保证营养充足、饲料无霉变;产后关注母羊奶水,及时催乳、补充微量元素;日常管理中,保持圈舍卫生,做好冬季保暖;对小羊羔,及时补铁,增强体质。一旦发现小羊羔瘫软,要仔细辨别病因,对症治疗,千万别盲目用药。只有全方位做好防治工作,咱们的小羊羔才能活力满满,茁壮成长,养殖户们也才能收获满满的效益,在养羊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要是您在养羊过程中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交流探讨,咱们一起把羊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