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正常也有胃食道逆流?三种新检查助力精准治疗
胃镜正常也有胃食道逆流?三种新检查助力精准治疗
胃食道逆流已成为国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患有此病。对于那些长期受此困扰、多次治疗仍不见好转的患者来说,通过精密检查及早找出病因,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郑小姐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已有7年的时间,期间一直在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2年前,她开始出现咳嗽、打嗝、喉咙异物感等非典型胃食道逆流的症状。胃镜检查仅显示是轻度胃食道逆流,但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后仍未见明显改善。
为了找出病因,郑小姐在奇美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杨畯棋的建议下,接受了“24小时食道胃酸值阻抗测定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并未发现明显的胃酸暴露时间过长。由于部分自身免疫疾病可能会影响食道肌肉功能,进而影响食道蠕动,因此又安排了“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查”。结果显示她的食道蠕动功能完全丧失,最终确诊为“硬皮症引起的食道无收缩症”。
通过上述两项精确诊断,成功帮助郑小姐找到了病因。医生详细告知了疾病成因,并建议她调整饮食方式,餐后进行轻度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郑小姐的逆流症状和喉咙异物感有了显著改善。这充分体现了精确诊断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不仅能让治疗方案更加精准,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胃镜检查正常,也不代表没有胃食道逆流
杨畯棋表示,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和高压的工作环境使得胃食道逆流成为国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患有此病。胃食道逆流的临床症状多样,包括清晨和半夜出现的胸口灼热、心悸、喉咙异物感、口臭、慢性咳嗽以及咽喉发炎等。这些症状往往让患者辗转于各大医疗机构,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杨畯棋指出,一般而言,患者会想到通过胃镜检查来确认胃食道逆流。然而,胃镜检查只能在约1/3的患者中发现明显的黏膜受损,因此即使胃镜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胃食道逆流的可能性,这时就需要更精准的检查手段。
对于难治型胃食道逆流患者(定义为使用2个月以上质子泵抑制剂无效、症状持续或停药后反复发作),进一步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以确定药物剂量是否足够,或是否合并其他食道功能性疾病及食道蠕动异常疾病。
难治型胃食道逆流患者,精确诊断手段不可或缺
杨畯棋表示,以奇美医院为例,今年6月引进了符合最新国际胃食道逆流诊断指引的检查仪器,包括24小时食道胃酸值阻抗测定检查、无线胃酸检测胶囊以及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查。
24小时食道胃酸值阻抗测定检查
通过细小的导管置入食道,评估食道逆流的方向、酸碱度、成分及持续时间。该检查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只需携带一台小型电子接收器并记录不适症状的时间点。
无线胃酸检测胶囊
克服了传统检查的不适感与不便。医生通过内镜将约3厘米大小的胶囊固定在食道中,无任何不适感,且无需佩戴管线。该胶囊可记录长达96小时的数据,更精确地评估胃酸逆流情况。
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查
将细小导管经鼻腔置入食道,配合喝水吞咽可做出高解析度的食道蠕动压力图形,进一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食道蠕动异常疾病,而不仅仅是胃食道逆流。难治型胃食道逆流患者可利用医保支付接受这些最新高科技的检查(无线胃酸检测胶囊除外),彻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改善生活质量。
仪器 | 适应症 | 禁忌症 | 健保/自费 |
---|---|---|---|
24小时食道胃酸值阻抗测定检查 | 经药物治疗无效的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状、不明原因胸痛、慢性咳嗽、气喘喉、嗓异物感或声音沙哑、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 | 严重食道炎、狭窄、食道静脉曲张者、近期曾接受鼻腔手术或者鼻腔受伤、意识不清、认知功能不佳者 | 健保 |
无线胃酸检测胶囊 | 同上 | 同上 | 自费 |
高解析度食道压力检查 | 非因结构性或阻塞性疾病(如食道肿瘤、食道溃疡等)所引起的吞咽困难与吞咽疼痛、下食道括约肌弛缓不全症、其他食道蠕动疾病 | 同上 | 健保 |
内视镜抗逆流手术告别“火烧心”,重拾美食自由
杨畯棋表示,胃食道逆流的成因相当复杂,单一药物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难治型患者需要配合饮食指导及生活型态调整来减少发作的机会。奇美医院引进的内视镜抗逆流手术,针对胃食道交接处(贲门)进行黏膜紧实处置,可有效改善松弛问题。根据2022年发表的文献显示,约70%的患者在接受内视镜抗逆流手术后症状能明显改善。
如果深受胃食道逆流困扰已久、经多次治疗仍不见好转,杨畯棋提醒应至消化内科门诊咨询,以寻找更精准且适合的治疗方案,早日摆脱胃食道逆流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