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藏传佛教中源自古印度药叉神的财神护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2: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藏传佛教中源自古印度药叉神的财神护法

在藏传佛教的丰富神祇体系中,财神护法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源自古印度药叉神的财神形象尤为独特,从早期的护法精灵演变成为具有多种形态的财神本尊。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源自药叉神的财神护法,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多闻天王(财宝天王)的各种形象和演变历程。

这类护法尊相,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不少名字更是如雷贯耳。我们很多人都是从这类护法开始,最初接触,并逐渐开始了解,藏传佛教中的各类财神尊相。比如这里面,最被世人所熟知的“多闻天王”,也就是“财宝天王”。

在早期佛教中,药叉神是最早的护法,又称之为夜叉,本体是山林野外的精灵。其身材矮胖且孔武有力,具有神奇的法力,是佛教出现以前,就已经广为流传在古代印度民间的神祇。

在古印度阿育王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药叉神的形象,其经常是被赋予扛着圣殿柱子的力士角色。

在这之后的各个佛教发展阶段,药叉神则成为各重要护法的基本原型。

到了早期的大乘显教经典之中,药叉神已经升格成为天王。

在早期密教里,药叉神则化身为各种财神;

到了晚期密教,药叉神的形象又开始转化为各种黑天。在这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就是多闻天王、五姓财神、药师佛之十二神将、白六臂黑天,以及三面六臂红财神等。

我们首先说说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多闻天王(财宝天王)。

多闻天王又名多闻子,或直译为毗沙门天王,在民间,则一般被称为财宝天王。多闻天王的前身,为古代印度教里面的夜叉王,早期佛教将其吸收,成为四大护法天王的北天王,统领夜叉和罗刹,镇守须弥山外围的北方天。

在古代中国,从西域传入汉地的毗沙门天王是具有战神属性的,在唐朝时即已单独受到供奉。由于其尊相手持宝梃,并且托一佛塔,故而又被称为「托塔天王」。

佛教东传之后,逐渐从汉地传入藏地。在藏传佛教中,毗沙门天王的属性也为战神,通常是以四大天王的显教形式,与释迦牟尼、十八罗汉一起出现。

在藏传密教中,毗沙门天王则和俱毗罗的关系较密切,属性为财神护法。但也有作为财神本尊的,传承有很多种,形象也非常不一样。

归拢起来,主要有六类。

第一类,是“金黄多闻子”。

「金黄多闻子」是最常见的一种财宝天王尊相,其身为金黄色,一面二臂,身着战袍,戴头盔式宝冠,右手持一座胜利宝幢,左手持一只吐宝鼠,坐骑为绿鬃白狮,周围有「八骏财神」环绕。

第二类,是“持杖绿色多闻子”。

「持杖绿色多闻子」的尊相,其身为黄绿色,面成忿怒相,右手持一珍珠宝杖,左手托一只吐宝鼠,坐在大宝瓶之上。持杖绿色多闻子的主要特征,是右手持有上面有横板的宝杖。

第三类,是“作怖多闻子”

「作怖多闻子」的尊相,其全身为黑色,有三只眼睛,右手持一金刚宝杖,左手托一座黑色佛塔。

(实在抱歉, 作怖多闻子尊相比较少见,关于其的照片资料也很少,我手边一时也没有。下图中的多闻天王,身虽为黑色,三眼,但是手中并非持宝杖和佛塔,故而应非作怖多闻子,仅作各位观想参考。)

第四类,是“极密多闻子”

「极密多闻子」的尊相,其身为黑色、也有三只眼睛,右手中持一胜利幢和红长矛,左手中持吐宝鼠和金刚钩。

第五类,是骑马的多闻子。

骑马多闻子尊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骑蓝马持红矛多闻子」,其身为红色,三只眼,呈忿怒相,穿戴战袍盔甲,右手持一红矛,左手托一吐宝鼠,坐骑为蓝色骏马。(下图中,多闻子右手持宝,未持红矛。)

另一种是「骑蓝马黑色多闻子」,其身为蓝黑色,右手持一火焰剑,左手持一占卜箭,骑天青色骏马。

第六类,是“莲师财神”

藏传宁玛派有一种以莲师替代多闻天王角色的本尊,被称之为「莲师财神」。其仪轨是莲师手持和多闻天王一样的法器,右手持一胜利宝幢,左手持一吐宝鼠,旁边也有八骏财神围绕,是个相当特殊的例子。

此外,还有一种名「舞狮红色多闻子」的尊相。

舞狮红色多闻子有十六只手臂,非常罕见。(舞狮红色多闻子的资料极难找到,下图中十六臂的尊相,仅作各位观想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