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吕留良与黄宗羲、钱谦益:一段明末清初的学术佳话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2: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吕留良与黄宗羲、钱谦益:一段明末清初的学术佳话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学者和思想家,他的交游圈广泛且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学术与文学成就。其中,与黄宗羲、钱谦益的交往尤为密切,不仅推动了他的学术发展,也加深了他的民族意识。

01

初识黄宗羲:从杭州孤山到梅花阁

吕留良与黄宗羲的友谊始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两人在杭州孤山初次见面后一见如故。黄宗羲对吕留良的印象极佳,称赞他“君时甫十四,双目炯吐锐。气薄层云高,诵读时嘒嘒。”确认过眼神后,彼此便引为知己。

康熙二年(1663年),吕留良诚邀黄宗羲到梅花阁教授子弟,直至康熙五年(1666年),前后共三年时间。其间,吕留良与黄宗羲、高旦中、吴之振、吴自牧时相唱和,黄宗羲所作有《水生草堂唱和诗》。当时他们还一起选编《宋诗钞》,“联床分擎,蒐讨勘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02

拜访钱谦益:从常熟到遗民领袖

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吕留良与黄氏兄弟一同拜访钱谦益。数月后的九月就是钱氏的八十大寿,吕留良本想作文以贺,却被钱氏婉言谢绝。留良十分仰慕钱氏,趁机请其为自己改字,钱遂字之曰“留侯”,还专门作了《吕留侯字说》。钱谦益于文中对吕留良进行了表扬,将之比作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张良,从而表达了“余之更其字也,窃有望焉”的用意。吕留良此行,还带去了由其整理的吕愿良诗集,有意请钱为之作序。钱氏欣然允诺,写就了《吕季臣诗序》一文。

康熙三年(1664)四月,吕留良再次与黄宗羲等人拜访钱谦益,恰逢钱谦益病重,钱便以后事相托。次月钱谦益卒,黄宗羲有诗《钱宗伯牧斋》悼念之,从其末句“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可见钱氏在东南士子心中的地位。

03

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

吕留良与黄宗羲、钱谦益的交往,不仅限于诗词唱和,更体现在学术上的相互切磋。他们共同选编《宋诗钞》,在这一过程中,吕留良得以接触到更多的宋诗资料,拓宽了学术视野。同时,黄宗羲在梅花阁的教学活动,也对吕留良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谦益作为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对吕留良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钱谦益为吕留良改字为“留侯”,并作《吕留侯字说》,体现了他对吕留良的赏识。钱谦益还为吕留良整理的《吕愿良诗集》作序,进一步推动了吕留良在文学上的发展。

04

影响与意义

吕留良与黄宗羲、钱谦益的交往,不仅推动了个人学术思想的发展,也对明末清初的学术氛围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之间的相互切磋和交流,体现了当时学者们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动荡年代中坚持文化传承的精神。

吕留良在与黄宗羲、钱谦益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他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思想上坚持反清复明的立场,成为清朝文字狱的牺牲品。这种坚定的政治态度,体现了明末清初学者的民族气节。

吕留良与黄宗羲、钱谦益的交往,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个人利益,体现了学者之间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精神。这段历史不仅展示了个体之间的学术交流,更反映了明末清初思想文化的繁荣景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