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布黄芪地方标准,20项检测严把产品质量关
甘肃发布黄芪地方标准,20项检测严把产品质量关
近日,甘肃省发布了新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62/002-2021,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黄芪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以及试验方法。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进一步规范黄芪产品的生产流程,提高市场上的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通过严格的检测程序,确保每一款上市的黄芪产品都符合高标准的安全要求。
标准制定的背景与意义
黄芪作为传统中药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患者安全。然而,市场上黄芪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甘肃省制定了DBS62/002-2021标准,对黄芪的质量检测项目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DBS62/002-2021标准涵盖了黄芪质量检测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
外观鉴定:评估黄芪药材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和质地。
显微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黄芪的组织结构特征。
薄层色谱鉴定:利用薄层色谱法检测黄芪中的化学成分。
水分含量测定:测量黄芪药材中的水分含量,以确保其干燥程度。
灰分测定:评估黄芪中无机物的含量。
浸出物测定:测定黄芪在溶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多糖含量测定:检测黄芪中多糖的含量,作为其质量指标之一。
皂苷含量测定:评估黄芪中皂苷的含量。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特异性检测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含量。
总黄酮含量测定:测量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重金属含量测定:检测黄芪中可能存在的铅、汞、砷等重金属含量。
农药残留检测:检测黄芪药材中的农药残留情况。
微生物限度检查:检测黄芪药材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DNA鉴定: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黄芪的品种和纯度。
抗氧化活性测试:评估黄芪的抗氧化性能。
抗菌活性测试:检测黄芪对特定菌株的抑制效果。
指纹图谱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建立黄芪的指纹图谱。
放射性物质检测:检测黄芪中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
酸碱度测定:评估黄芪提取物的pH值。
溶剂残留检测:检测黄芪提取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残留量。
标准实施的影响与效果
DBS62/002-2021标准的实施,对甘肃省黄芪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陇西奇正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依托甘肃黄芪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建立了黄芪“三无一全”种植基地和GAP基地,保证药材原料来源优质且可控;制定符合“三无一全”的黄芪内控质量标准;建立了从原料采购入库、生产加工、仓储管理、质量保障、质量控制等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通过溯源体系的建设实现从黄芪种子种苗、种植生产、饮片生产、仓储和流通全过程的质量溯源体系,保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2023年,该公司实现黄芪饮片销售收入2100多万元,全年销售黄芪各类饮片产品近800吨,占全国市场份额2.3%,客户遍布全国20余省市。公司依托自身科学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及优异的产品质量,成为甘肃省陇药产业龙头企业和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理事长单位,黄芪饮片成为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的推荐产品。同时也被评为甘肃省“甘味”品牌、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结语
DBS62/002-2021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甘肃省对黄芪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标准,不仅提升了黄芪产品的安全性,也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一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将为全国黄芪产业的质量提升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