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年人防骗技巧大全:揭秘常见骗局,教你守护父母钱袋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年人防骗技巧大全:揭秘常见骗局,教你守护父母钱袋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老年人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防范意识薄弱等原因,成为了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本文将从老年人受骗的原因、常见诈骗手段、被骗后的处理方法以及具体的防骗技巧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老年人防骗指南。

老年人受骗的原因

了解老年人防骗技巧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老人心理、被骗原因。其中老年人情感需求是重要诱因之一。对于老人而言,他们会用感情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觉得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加倍的好,一些骗子正是抓住了这点。

“恐病”心理也是老年人容易受骗的重要原因。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就会出现一些毛病,所以他们总是担心小毛病会发展成为大毛病,以致影响寿命。骗子们就抓住老年人的这一心理,展开骗局。

贪小便宜心理也是老年人容易上当的重要原因。这些骗子总是先给老年人一些好处,如送礼品、为老人免费体检,由于老年人接受了他们的小恩小惠,就不好意思拒绝骗子的推销了。

从众心理也是老年人容易受骗的原因之一。有时骗子会找托先买他们的产品,而其他的老人看到后,就会在心里想,别人都买了,不怕受骗,我们为什么要担心受骗?这样,骗子行骗就更容易了。

骗老年人的常见手段

医药保健类骗局

  • 产品“包治百病”:宣传产品神乎其神,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 “专家”义诊免费讲座:不法分子通过免费体检途径,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 “慢性病也能治愈”:违背医学,满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长期服药的心理。
  • “陪聊”搞感情促销:对老人十分热情,天天陪老人聊天,帮忙做家务,取得老人的信任后开始推销产品。

仿冒身份类骗局

  • 冒充亲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网络通讯工具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通讯账号主人对其亲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
  • 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 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账户出现异常,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活动类骗局

  • 发布虚假爱心传递: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网络上,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际上帖内所留联系电话是诈骗电话。
  • 点赞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社交平台上,套取足够的个人信息后,以获奖需缴纳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利诱类骗局

  • 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冒充知名企业,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投递发送,后以需交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 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以热播栏目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信,称其已被抽选为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诈骗。
  • 兑换积分诈骗: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诱使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

虚构险情骗局

  • 虚构车祸欺骗:犯罪分子以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帐。
  • 虚构绑架诈骗:犯罪分子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
  • 虚构手术诈骗:犯罪分子以受害人子女或父母突发疾病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事主转账方可治疗。

生活消费类骗局

  • 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 电视欠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

老年人被骗后的处理方法

老年人被骗怎么办

  1. 子女要情绪平和的跟老人了解情况,收集被骗证据,如:通信记录、聊天记录、转账或汇款记录等。
  2. 不要自认倒霉吃亏,而是带上证据去附近派出所做报案记录。
  3. 慰藉老人已经受伤的心灵,防止不良情绪影响老人的健康。
  4. 了解长辈的心理需求、身体现状,增进与老人的日常沟通,进行社会、健康等信息交流。
  5. 拿一些防骗手册给老人讲解,让他们懂一些防骗知识。
  6. 告知老人,如果接到不明电话骚扰,要及时告诉家里年轻人,一起帮忙处理。

老人被骗不听劝怎么办

  1. 很多老人一直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以,我们应该多让老年人见识一些新生事物。
  2. 告知老人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即使是周围熟悉的人,我们也应该保持一些警惕性,让老年人免受欺骗。
  3. 让老人多去上网或者读书看报,了解具体的实时情况,并且有备无患。
  4. 不让老年人内心空虚,如果老年人感到内心空虚,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去排解,进而影响了判断。
  5. 不让老人有很多钱可以支配,否则可能会上当受骗。

老人防骗技巧大全

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泄露个人信息

建议:老年人也应该保管好身份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例如办理业务需要身份证复印件时,应当注明用途。

不轻信个人推销,以免维权无门

建议:购买物品不要轻信个人,要看公司地址、营业执照等信息。

网购、邮购不可取,后续服务难保证

建议:通过商场、店面购买,警惕网购邮购陷阱。

“政府补贴”要核实,核实途径要正确

建议:要查询114或者政府官网,找到正确的电话核实,而不是根据卖方提供的电话核实。

免费体检名目多,老人有病要就医

建议:老年人防骗技巧之一定要到正规医院体检,不要相信所谓的“免费体检”,不要相信神丹妙药。

其他防骗方法

  • 购买物品留发票,保留维权证据:大额消费必须留存正规发票,甚至签订合同,确保维权顺畅。
  • 虚假广告要明辨,办卡存钱要慎重:辨别广告是否有虚假成分,尽量不要为了所谓的优惠预先付款。
  • 购买保健品药品要审慎:看保健品、药品是否有批号,有哪些功效,必要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核实。
  • 抵御诱惑防风险,谨慎涉陌生领域: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不建议老年人涉足自己不了解的如收藏等领域,以免消费受骗。
  • 养老消费要理性,征询家人意见:购买房产等大额消费,要和家人商量,审查开发商资质等避免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