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学应对癌痛:从权威指南到创新实践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9: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学应对癌痛:从权威指南到创新实践

疼痛,是许多肿瘤患者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据统计,约25%的初诊肿瘤患者、33%的治疗期患者以及75%的晚期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这种疼痛不仅带来身体上的折磨,还会引发心理、认知、社会功能的全面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

01

权威指南:规范化治疗的基石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指南,是全球癌痛管理的重要参考。WHO提出的“三阶梯镇痛原则”广为接受,其核心是根据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药物:

  • 轻度疼痛: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中度疼痛: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
  • 重度疼痛: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

然而,NCCN指南在保留三阶梯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体化治疗。2021年更新的指南中,将患者分为“阿片类未耐受”和“阿片类耐受”两类,细化了用药指导。同时,指南还新增了阿片类药物转换的建议,强调了非阿片类药物在高危人群中的使用风险。

02

创新突破:居家管理的新模式

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实现既有效又便捷的疼痛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最近的一项研究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在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上,一项由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路平教授领衔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探索了“氢吗啡酮患者自控镇痛(PCA)10天便捷模式”在居家管理中的应用。

研究纳入了100例癌痛患者,通过调整剂量以促进药物效能,同时记录患者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上的得分变化、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实验数据显示,治疗前患者的平均NRS评分为7.4,在滴定成功后的评分下降至3.2。维持阶段开始时仍有部分患者爆发痛发生,但随着背景剂量的调整,爆发痛发生率及NRS评分均逐渐下降。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

03

综合治疗:多学科协作的关键

虽然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核心,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综合治疗方法能带来更好的效果。非药物疗法,如心理支持、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有力补充。

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身心疗法(如正念冥想、引导意象)已被证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疼痛耐受力。此外,放疗、神经阻滞等侵入性治疗在特定情况下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04

规范化管理:从病房到家庭

为了推动癌痛管理的规范化,许多医疗机构建立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这些病房不仅提供专业的疼痛评估和治疗,还注重患者教育和家庭支持。通过定期的讲座和培训,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消除对止痛药物的误解。

疼痛评估是治疗的前提,需要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原则。医护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的疼痛病史,鼓励患者充分描述疼痛感受。评估内容包括疼痛强度、病因和类型等,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5

患者参与:治疗成功的关键

在癌痛管理中,患者的参与至关重要。患者应主动向医护人员描述疼痛的程度,积极参与治疗决策。同时,患者和家属需要理解,止痛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忍痛对患者有害无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服药,不宜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和方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调整治疗目标和措施。

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这不仅需要医疗团队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持续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癌痛将不再是肿瘤患者难以逾越的障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