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摩羯”致海南槟榔减产,价格暴涨超150%
超强台风“摩羯”致海南槟榔减产,价格暴涨超150%
2024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登陆海南,给海南槟榔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台风不仅直接摧毁了大量槟榔树,还加剧了黄化病等病虫害的影响,使得槟榔产量雪上加霜。据统计,文昌市槟榔绝收面积约4万亩,产量损失3.2万吨,全年产量预计同比下降70%。全省槟榔减产约25%,部分市县减产幅度甚至达到50%以上。
槟榔产量的大幅下降,直接引发了市场的供需失衡。2024年10月,海南槟榔青果平均收购价超过42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157%。这一价格是2019年均价4元/斤的十倍之多,也是2023年均价17元/斤的两倍以上。在一些优质产区,槟榔青果甚至能卖到50元/斤,且非常抢手。
槟榔价格的暴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台风对槟榔产量造成的冲击,还为部分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以屯昌县为例,2024年槟榔产量同比下降20%,但价格同比上升113.5%,槟榔收入同比增长70.7%。一些种植户通过种植槟榔实现了年收入二三十万乃至上百万。
槟榔价格的高位运行,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许多原本未涉足槟榔种植的农户也开始加入这一行列。海南省东方市的阿虹原本经营着一家民宿和农家乐餐厅,看到村里种植槟榔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她决定在老家承租10亩土地种植槟榔。槟榔种苗市场因此变得异常火爆,有的槟榔种苗培育单位2025年的种苗已经全部被预订,市场种苗价格创下25元/株的历史新高。
然而,槟榔产业的这轮“牛市”也引发了担忧。一些行业人士警告称,短期内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可能导致槟榔行业过度繁荣,而长期来看,则可能引发无序扩种、过度投机等问题,最终损害种植户的利益。2019年海南槟榔青果产量大幅增长,同时进口槟榔数量较多,导致当年槟榔青果的开盘价格低至3元/斤,全年均价也仅为4元/斤。这一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是病虫害防治问题。黄化病作为一种由植原体引起的病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海南省林业局认为,栽培管理不到位是黄化病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市场波动风险。槟榔价格的暴涨吸引了大量游资进入,进一步推高了市场价格。一旦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价格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面对这些挑战,政府和相关机构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做好椰子、花梨、沉香、橡胶、槟榔、油茶这“六棵树”文章,使之成为海南百姓的“摇钱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相关专家建议,需要推动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百姓取之不竭的“摇钱树”。
槟榔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科技创新: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推广科学种植管理方法,提高单产和品质。
产业链升级:推动槟榔深加工技术进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
市场调控:建立槟榔产业预警机制,防止市场过度投机,保持价格稳定。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民利益。
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海南230多万从业者的生计,也影响着整个热带农业的转型升级。在经历了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考验后,海南槟榔产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从业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