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外卖骑手的工伤赔偿难题:用工模式之困与破解之道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9: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外卖骑手的工伤赔偿难题:用工模式之困与破解之道

2023年12月底,一则关于外卖骑手的报道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报道中提到,一名外卖骑手在配送途中摔倒,确诊股骨骨折后,却因为拿不出1万元押金,写下“拒绝住院,后果自负”后离开了医院。其间,他按照平台客服提示,通过系统申请保险赔付,但上传材料3天后,界面一直停留在“待审核”状态,最终经多方捐助才得以治疗。

这起事件再次将外卖骑手的工伤赔偿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的前沿。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外卖骑手的数量急剧增加,他们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然而,由于用工关系的复杂性,他们的权益保护却常常处于模糊地带。

01

外卖骑手的用工模式之困

外卖骑手主要分为两种用工模式:众包和专送。

众包模式下,骑手可以自由选择接单时间,平台不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也不直接支付工资,而是通过第三方公司发放报酬。这种模式下,骑手与平台之间往往被认定为合作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专送模式则更接近传统雇佣关系,骑手需要遵守平台的考勤制度,接受平台的管理和调度。然而,即使是专送骑手,平台也常常通过复杂的合同关系(如让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来规避直接的劳动关系。

2021年,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外卖平台用工模式法律研究报告》显示,专送骑手的劳动关系认定率从最初的100%降低至50%左右,外卖平台的劳动关系认定率低于1%,担责率低于15%。配送商也通过网络状外包和个体工商户模式将认劳率从81.62%降到46.89%和58.62%。

02

工伤赔偿的现实困境

这种复杂的用工模式给骑手的权益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骑手遭遇工伤时,往往面临赔偿难的问题。

以江苏某外卖平台配送承包商的案例为例,骑手圣某在送餐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然而,当他向公司申请工伤赔偿时,却被告知由于他是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与公司合作,不存在劳动关系,因此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圣某随后提起诉讼,要求认定劳动关系。法院审理认为,尽管表面上圣某作为“个体工商户”与公司是平等合作关系,但实际上,他由公司直接安排工作、直接管理、结算薪资,双方存在较强的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应认定存在劳动关系。

这一案例说明,即使在法律上认定劳动关系存在诸多困难,但法院仍会根据实际劳动关系特征(如工作安排、薪资结算等)来判定是否适用工伤赔偿。

03

政策探索与建议

面对这一难题,各地已经开始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以上海为例,自2022年7月1日起,上海人社部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正式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目前,上海已有90多万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全市已作出职业伤害确认结论4700多件,支付待遇1亿多元。

然而,这一制度仍面临一些挑战。上海市政协委员童麟指出,新职伤在试点过程中存在就诊垫付缺位、理赔周期较长、职业培训不足等问题。他建议:

  1. 筹建“新职伤互助基金”,作为新职伤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用于新职伤所涉前期医疗费用的垫付、理赔期间的生活费暂支等。

  2. 缩短处理周期,优化新职伤的申请、审查流程,缩短处理和支付周期。

  3. 加强职业培训和劳动保护,普及遭遇职业伤害时的应对流程、处理规范、报案操作。

04

展望未来

外卖骑手的工伤赔偿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平台经济的发展确实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期待平台能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证明,市场和商业文明不仅能提高社会的效率,还能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注入力量。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平台公司也要意识到:尽管可以通过层层外包甚至推动骑手成为个体户等方式,从法律上剥离自己的用工义务,但社会责任并不会因此被豁免。当相关事件的负面情绪不断积累后,总有一刻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一击。”

我们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让他们在为城市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和尊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