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意义褪去、虚无横行,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一本漫画对抑郁心理机制的拆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6: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意义褪去、虚无横行,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一本漫画对抑郁心理机制的拆解

在当今时代,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至少约3.5亿名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为抑郁症自杀。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超过9500万。


过去和现在,因抑郁失去生命的人很多。
上图分别为:梵高、海明威、梦露、希斯莱杰、阮玲玉、海子、三毛、张国荣

在意义祛褪、虚无横行的时代背景下,心理学的意义逐渐凸显——我们亟需这样一剂解药来填补每个孤零个体的内心苦闷,重新赋予我们发现自我、保持乐观的能力。不同于心灵鸡汤,心理学不直接提供答案,也不试图根除心理问题;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领你打开心理“黑盒”,前往抑郁“腹地”,最终与其实现一种“有距离的共存”。正如荣格所言,“当你开始理解黑暗,沉默与和平就会来到你头上”。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

由专业心理学画师屠笑、资深心理督导林良华共同创作的心理学漫画《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便是这样一位值得信赖的心理导师。书中的主人公小月无疑与我们在同一根时代的琴弦之上共振:曾深受抑郁困扰的小月虽通过药物治疗暂时获得了安宁,可她却一直担心其复发。她甚至觉得,彻底远离抑郁的幸福生活就像月亮,可望而不可即。导致抑郁的思维模式从何而来?为何抑郁时思维往往不受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预防抑郁的复发?带着这些疑问,读者跟随小月展开了一场防止抑郁复发的探寻之旅。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
书中的隐喻自成体系,共同编制成一张大网,将人们那些纠葛与荒谬的情绪困境网罗其中。在小月遇到的一位心理导师“觉老师”的叙述中,人的内心就像一条“河流”,思维是河上摆荡的一条“小船”,抑郁则是这条河流上的一头“凶兽”。正如该书书名的题中之意,这趟内心的探寻之旅将在“上岸”时画上圆满的句号——届时,我们将通过生动丰富的案例与对话,真正理解抑郁背后的心理机制,并掌握防止抑郁复发的实操方法;换言之,真正赶走了那头叫“抑郁”的凶兽,“寂静和蓝色的夜晚将在你面前展开”。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内页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将抑郁背后的心理模式归结为“驱动模式”。在驱动模式下,人们常常陷入自怨自艾的消极自省,反复叩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应该怎么办”,并试图想出能够永绝后患的解决方案;而每当期待未获满足时,落差感也会被无限放大。作者指出,正是“驱动模式”对情绪的消极加工导致我们成了抑郁情绪的拘囚。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内页

但作者紧接着又指出,“驱动模式”这种追溯过去、寻找相似经验的心理模式在进化早期实际上是在迫使我们保持警惕,从而有助于我们在危机四伏且极不具确定性的生存环境——猛兽袭击、食物短缺、自然灾害——之中得以存活。这种心理早已通过适者生存的法则刻入了我们的基因,换言之,“我们体内都有抑郁的底色”。因此,该书虽名为“赶走”抑郁,但作者强调,“赶走”所指绝非彻底消灭抑郁情绪,而是与抑郁情绪保持一种健康可持续的共存状态。更何况,要彻底消灭抑郁既不可行,更不可欲——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现代性荒野中,少了“驱动模式”鞭策的个体安有完卵?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内封

“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但在集体情绪低迷的下沉年代,心理学或许能够充当社会的安全气囊,减轻觉醒之殇,缓解虚无之乏。在这本书中,我们通过小月的经历,立足意义的断裂处自我凝视,穿过幽微隐秘的私人野径,感受与他人的同冷暖、共呼吸。然后我们会发现,正是在这一偶然与必然的交汇处,我们成了此时此地的“同时代人”。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内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