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一氧化碳中毒高发——燃气热水器成为新的危险源
冬季一氧化碳中毒高发——燃气热水器成为新的危险源
随着冬季的到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又开始频频出现在热搜榜单。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刘艳艳提醒,近年来,燃气热水器、暖器等取暖设备也成为了一氧化碳中毒的新危险源。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气强200多倍,能在人体中迅速取代氧气,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当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血液携氧能力显著下降,会导致大脑、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氧供不足,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时可致命。
近年来,燃气热水器取代传统电热水器成为了许多人取暖的“新宠”。许多家庭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如果长时间使用热水器,煤气的燃烧会使室内氧气含量降低,随即而来的是煤气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烟气若直接排放在浴室或房间内,会致使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极易导致中毒事故发生。同理,在部分未集中供暖的地区,许多人选择燃气型暖器、地暖,若操作不当也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此外,燃油车内开空调睡觉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燃油车发动机连续运转会源源不断产生一氧化碳,如果未能及时通风换气,排出的一氧化碳会通过空调和车厢缝隙进入车内,当车内一氧化碳到达一定浓度,车内人员就有可能中毒。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发生?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不能通过人的感官来识别,人们感到不适时往往已经“中招”,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最好方式。烧炭取暖要确保烟道通畅、密闭;围炉煮茶、吃火锅时要确保室内通风;不将燃气型设备安装在密闭的室内;操作煤气炉后要将阀门拧紧。
一氧化碳中毒后应如何自救和施救?
当感觉到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不能站立但意识尚可时,可匍匐爬行至通风地带,同时呼救。若发现一氧化碳中毒者,应迅速将其转移至通风良好处,松解衣扣、腰带,保持呼吸畅通,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及时送往医院。如发现中毒者神志不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以把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物导致窒息。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刘艳艳提醒:部分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清醒后便拒绝就医,但一氧化碳中毒抢救后患者可能出现“清醒”的假愈期,假愈期多为2至60天,10%到60%未经系统治疗的患者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会产生痴呆、精神异常、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等后遗症。迟发性脑病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因此,一氧化碳中毒者,尤其是曾昏迷的重症患者一定要按规范接受足疗程高压氧治疗。
本文原文来自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