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冠疫情暴露我国公卫体系四大短板,多国经验助力完善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50: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冠疫情暴露我国公卫体系四大短板,多国经验助力完善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国,这场疫情不仅考验了我们的医疗救治能力,更暴露了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中的诸多短板。如何从这场危机中吸取教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01

疫情暴露的公共卫生体系短板

新冠疫情初期,某地因高速服务区引发的疫情传播事件,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事件中,由于专业技术机构与行政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应急协调不畅,导致最佳处置窗口期的丧失。这一案例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在应急响应机制、监测预警能力、专业人才储备和应急保障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快速响应是控制疫情的关键。然而,我国目前的应急响应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专业技术机构与行政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此外,虽然各地都制定了应急预案,但这些预案往往缺乏动态运行机制,难以适应突发事件的快速变化。

监测预警能力不足

监测预警是预防疫情扩散的第一道防线。然而,我国目前的监测预警系统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各级疾控机构的信息系统互通互联不够紧密,信息资源发掘滞后,利用效率低。此外,相关部门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重视不够,导致预警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专业人才短缺

专业人才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力量。然而,我国目前在公共卫生领域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无论是疾控机构还是医疗机构,都缺乏足够的专业应急处置人才。此外,现有人员的业务能力也亟待提高,需要加强培训和实战演练。

应急保障系统不完善

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是应对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应急保障系统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各级政府往往难以做到充分保障。此外,物资调配机制不畅,导致在疫情初期出现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

02

国际先进经验借鉴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完善自身的公共卫生体系。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全民健康覆盖与全球卫生安全

法国和日本将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置于全球卫生战略的中心位置,强调通过加强卫生体系、公共卫生制度和当地生产能力以及确保医疗产品和创新的可及性,更好预测、防御、准备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和气候变化。欧盟将投资于所有人的福祉和以更加强大的卫生体系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作为首要优先领域。美国聚焦全球卫生安全议程,重点加强在法制建设、融资、《国际卫生条例》的执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人畜共患病、食品安全、生物安全、传染病防控、免疫、国家实验室体系、监测和预警机制、人力资源、卫生应急管理以及风险沟通等方面的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英国强调加强国家卫生体系建设,通过对未来大流行病和气候变化的积极准备和应对来加强全球卫生安全。

全球卫生治理改革

主要发达国家和欧盟均强调了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世界银行等发展融资机构和全球基金等公共私营部门基金的合作,以及利用“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等平台协调统一立场。英国认为需要加强对《国际卫生条例》的遵守,推动各类全球卫生倡议形成合力。美国强调确保可持续和可预测的融资安排,包括动员全球、区域和国别的发展融资机构以及私营部门资金加强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法国认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全球公共产品,致力于提升卫生多边主义的效率和效能、加强区域卫生治理和全球卫生融资。日本指出需要加强全球卫生和融资机制的协调,致力于建立有效的国际融资机制(包括新的大流行病防御准备应对基金)和国际规范。作为加强与多边组织合作的重要举措,法国和日本也将分别在本国建立“世界卫生组织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全民健康覆盖中心”。英国和日本还强调了要对国际组织卫生合作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

“同一健康”理念

主要发达国家和欧盟认为,需要从经济、社会、安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全球卫生问题,采用“同一健康” 和跨学科的方法。美国强调全球卫生不只是解决人类、动物、植物和环境卫生问题,也包括在国别和全球层面实现气候韧性、食品安全和营养、经济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英、法和欧盟认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非传染性疾病和抗生素耐药性等问题是本世纪最大的卫生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考虑人类、动物、植物和生态体系的相互依存关系。日本指出,实现全民健康覆盖需要与教育、水和卫生设施、营养、人口发展、性别平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进行协调配合。欧盟也认为,应对全球卫生挑战需要将“卫生融入所有政策”。

内部统筹协调

美国强调“全政府”的方法以及全球卫生战略与国内卫生安全战略、《国家生物防御战略》等其他国家安全战略的协调统一。美国于2016年建立助理部长级的全球卫生安全议程跨部门审查理事会,负责对全球卫生安全目标和执行提供指导, 促进机构间合作和跨部门协调,为解决机构间不同意见提供沟通平台,同时评估全球卫生进展和发布年度进展报告。美国全球卫生安全协调员作为理事会主席,也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美国还在驻外使馆层面建立跨部门全球卫生安全小组,制定和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并根据有关指标报告进展。美国全球卫生安全战略文件还对参与全球卫生工作的总统执行办公室、国务院、美国国际发展署、卫生与人力服务部等部门的职能作出明确规定。日本强调内阁秘书处在加强不同部门协作和保持紧密跨部门沟通和合作上的中心作用。英国全球卫生战略本身就由卫生与社会照护部和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等多部门共同制定。欧盟也强调欧洲国家和欧盟全球卫生战略的协调统一,采用“团队欧洲方法(Team Europe approach)”。另外,主要发达国家和欧盟均强调了与私营部门、公民社会组织等利益攸关方加强合作的重要性。

03

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议

结合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建议强化区人民政府牵头各部门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协同合作的机制建设,采取过去扶贫部门常态化相关单位集中办公模式,形成部门強有力的合力,统筹部门资源来高效有力的处置突发公卫事件。

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要强化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发挥地方实验室检验的能力与作用,提高新发传染病实验室检测鉴定技术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水平。加强卫健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卫生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作联动,开发重大传染疾病防控系统平台,实现部门数据录入和共享,推动疾病报告、临床救治、病毒溯源、人员流动、物资保障、监测预警等数字化工作,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预警能力。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不断加强医疗、疾控机构全科医师和呼吸、重症、感染科医师培养,健全公共卫生人员的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建立健全“权威发布”,加大宣传战线队伍人员培训、待遇保障机制,畅通信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的作用;建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等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模拟实战训练,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培训体系,大力培养应用性的高层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专业人才。

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建立以区人民政府储备为核心,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储备为支撑,医疗卫生机构实物储备为基础,生产企业定向供给储备为保证,家庭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储备为补充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强应对重大疫情的药物储备,满足患者及时用药需求,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推进中西医协同;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和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的入院标准,做好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的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加强法治保障

法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保障。我国计划今明两年制定修改17件相关法律,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以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04

未来展望

新冠疫情是一次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也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和资源调配水平,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只有形成公共卫生治理合力,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安全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