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誉者不能掩其丑”是有多丑?古代四大丑女之嫫母
“善誉者不能掩其丑”是有多丑?古代四大丑女之嫫母
世人皆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四大美女,但要说到古代四大丑女,名气可就小多了。今天先从四大丑女之首——嫫(mó)母开始讲起。
嫫母是谁?
嫫母是古代四大丑女之首,黄帝的妃子之一。晋代《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有四位妃子,元妃嫘(léi)祖,次妃方雷氏、彤鱼氏还有我们的主角嫫母,不过嫫母排行老幺。
但不管怎么说,黄帝是人文始祖之一,那嫫母应该算是我们的始祖母?
嫫母有多丑?
据唐代《琱(diāo)玉集·丑人篇》记载,嫫母长相是“锤额顣(cù)頞(è),形麁(cū)色黑”;即额如
纺锤
,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乃“黄帝时极丑女也”。这段话什么意思呢?“锤额”指额头似纺锤。“顣”通西施蹙眉的“蹙”,“頞”指鼻梁。“顣頞”那就应该是塌鼻子,都皱到一起了。“麁”通“粗”,那就是很胖。“色黑”当然就是黑妞嘛。
这长相我都很难想象出来,妥妥的怪物。当然啦,这都是唐人的记载,离黄帝的年代太久远了,杜撰的也说不准。
《淮南子·修务训》形容,“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意思是再怎么化妆也不能变美。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又说,“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意思是再会说话的也夸不出来。所以
丑是肯定的。
除了丑点,嫫母德才兼备,为了充分利用她的才能、以及相貌,黄帝任命她为“方相氏”。就是驱疫辟邪的一个官职,最后嫫母就成了驱邪的神祇。据说后世的跳大神戴的面具,就是照着嫫母的样子来的。那还确实有点吓人,看来长得丑可以辟邪不是瞎说的。
黄帝为什么娶嫫母为妃?
这个与当时的抢婚习俗有很大的关系。抢婚,是从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野蛮婚俗。哪怕到了现代,小时候也从村里老人的口中听到过。彝族至今还有抢婚的婚俗仪式,当然不能真抢。在五千年前的蛮荒时代,抢婚更是无法无天。
我们都知道,上古时期都是部落制。黄帝作为部落联盟的大头领,手下各个部落经常因抢婚搞来搞去打的头破血流,这就不利于团结了。于是黄帝为了制止抢婚,搞出了一套全新的“娶妻娶贤”的价值观(“
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然后选了有德无貌的嫫母为次妃,自己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黄帝的带头示范下,抢婚事件逐步减少。
不过大家可不要以为,黄帝为了部落团结,牺牲自己娶了丑女。人家可是打心眼里欣赏内在美呢。
据说黄帝有二十五子(也有说三十五子),嫘祖生了
玄嚣和昌意,方雷氏生了青阳,彤鱼氏生了夷鼓,嫫母生了苍林(也有说法,苍林就是夷鼓,为彤鱼氏所生)、禺阳。至于其他的孩子的,一般认为,都是嫫母所生。好家伙,按照当时的人均寿命,嫫母的肚子怕是没有闲过,想来黄帝对她也是真爱了。
嫫母的传说
说到嫫母,就不得不说镜子了。人类的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制作的。彤鱼氏和嫫母一起相约去挖石头!你没看错,就是挖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嫫母突然发现了一块闪着金光的石片,于是捡起来一看,石头里倒映着自己的影子。石片里的自己太丑了,嫫母觉得是因为石头不够平滑,就把石片磨光了。于是,第一面镜子诞生了。也不知道嫫母这时候觉得石片里的自己,是变得好看了还是更难看了。
此外,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嫫母和嫘祖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同住一个房间。嫘祖养蚕缫丝,发明了丝绸,而嫫母为了提高效率,发明了抽丝机和织布机。
后来嫘祖死后被黄帝封为“祖神”,嫫母为其守墓,组织百姓按时祭祀。在河南省新郑
市辛店镇还有嫘祖嫫母庙,祀嫘祖为“先蚕”,嫫母为“先织”。
今天先试个水,阅读量还可以的话就继续更新。创作不易,您的每一次
点赞、评论、加关注
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