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四期规划公示,拟建8条新线总投资超1700亿
广州地铁四期规划公示,拟建8条新线总投资超1700亿
广州地铁四期规划近日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根据最新公告,该规划涉及8条线路,总长175.5公里,总投资约1720.8亿元。这一规划不仅将优化广州现有的城市交通网络,还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多中心发展,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规划概览
11月14日,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关于为【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25-2031年)省级初审】公开选取【工程咨询】机构的公告》。公告显示,本次规划将审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方案及相关专篇、专题。规划线路共8条线(段),线路全长175.5公里,总投资约1720.8亿元。
规划背景与意义
当前,广州地铁线网总里程已达660.9公里。据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对比,第三期和第二期的建设规划显示,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包括10条线(段),总长度约258.1公里;二期建设规划(2012~2018年)包括7条线(段),总长度约228.9公里。总长度的减少,意味着申报的线路将更有取舍。本次公告未有公布具体的新线信息。据了解到,相关信息预计在第二次环评公示时披露。
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构建“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三核”分别为中心城区、东部中心、南沙新区。当前,广州中心城区部分线路满载率过高,城市重点发展方向的轨道支撑有待加强,外围局部线网结构存在不足。这些短板都有待在未来的地铁建设中补强。
线路猜测与分析
据MetroBay团队此前报道,相较于广州地铁三期规划,四期规划的规模“缩水”将会是大概率事件。那么,四期规划中哪些线路将会上报,哪些线路能够获批?
其认为,四期规划上报及获批的线路大致可分为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
第一梯队线路具备较强的建设紧迫性、不可替代性,而且沿线现状人口密度足够高、现状就业岗位足够多,预计这些线路的初期客运强度将较高。
- 3号线东延段二期(海傍站~广州新城东站)
- 6号线三期(香雪站~岗丰大道站)
- 10号线东延段(天河客运站~高塘石站)
- 19号线一期(新光大桥站~黄埔站)
- 26号线中段、北段(沙湾站
太和站草塘路站) - 广佛线东延段(沥滘站~大沙村东站)
以上的第一梯队线路总里程将达到100km~115km的规模,是广州有意愿在近期修建、且完全符合国家发改委要求的线路,入围四期规划上报方案势在必行,获批的可能性极大。仅有这6条线路获批、且其他线路“出局”的可能性确实存在,这就是上文提到的“获批里程的最悲观方案”。
第二梯队线路的沿线现状人口密度、现状就业岗位数量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但这些线路的定位符合广州未来的发展方向,且所在区具有强烈的修建意愿。
符合“南拓”“南沙方案”战略的线路:
- 15号线一期(横沥站
蕉门站南沙客运港站) - 32号线一期(横沥站
大涌站南沙客运港站)
符合“东进”“东部中心”战略的线路:
- 20号线东段(岗丰大道站~东宁站)
- 23号线一期(悦景路站
永宁站坭紫站) - 40号线(西基站~镇龙站)
符合“广佛同城”战略的线路:
- 26号线南段(沙湾站
榄核站马岗大道站,顺德段不参与广州四期规划总里程统计)
以上的第二梯队线路中,有部分将会成功“跻身”四期规划,与第一梯队的6条线路共同组成总里程150km180km的上报方案。也就是说,除去第一梯队线路后,第二梯队线路总里程或将压缩至50km70km的规模。由于上报规模有限,第二梯队线路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部分定位重叠的线路可能最终只有一条线路(或部分区间)胜出,甚至可能会出现两条线路各取部分区间组合成一条新线路上报的情况。
即使第二梯队的线路成功上报,也不意味着能够“高枕无忧”,这些线路有哪些能够获批,将取决于接下来审批流程“刀下留情”的程度。最悲观的情况已经在上文提到,即所有第二梯队线路在四期规划中均无法获批,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
至于6号线、20号线的拆解工程,广州尚未做好建设准备;至于19号线二期、24号线南延段、25号线、佛山4号线广州段等线路,这些线路沿线现状人口密度、现状就业岗位数量虽然能够满足国家发改委要求,但沿线已有已运营或在建线路可以替代并实现其功能,尚无修建的紧迫性。这些线路将不会参与四期规划上报,可能会成为四期规划调整或五期规划的热门候选。
综上所述,MetroBay团队认为,在四期规划中,除了沿线现状人口密度、现状就业岗位数量完全符合国家发改委要求的线路,其余哪些线路能获批尚不明确。这将取决于国家发改委对上报线路评估的严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