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血压计:社区血压监测的“利器”
电子血压计:社区血压监测的“利器”
“李阿姨,您最近血压控制得怎么样?”社区医生小张关切地问道。
“挺好的,我自己在家量过,血压一直很正常。”李阿姨自信满满地回答。
然而,当小张用社区医院的电子血压计为李阿姨测量时,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血压高达160/100mmHg,远超正常范围!
“这怎么可能?我每天都用血压计量的,一直都是正常的啊!”李阿姨一脸疑惑。
“李阿姨,家用血压计虽然方便,但可能存在误差。而且,正确的测量方法和专业的设备同样重要。”小张耐心解释道。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虽然家庭自测血压很方便,但定期到社区医院用专业设备进行血压监测同样重要。那么,为什么社区医院都配备了电子血压计?它又有哪些优势呢?
电子血压计:便捷又准确
202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不建议使用传统的水银血压计,而是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这是因为电子血压计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操作简单: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不需要听诊器,只需按下按钮即可自动完成测量,非常适合社区医院和家庭使用。
数据准确:现代电子血压计经过严格验证,准确性符合国际标准,与专业医疗设备的测量结果高度一致。
自动记录:电子血压计可以自动存储多次测量数据,便于医生分析血压变化趋势,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减少人为误差: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结果不受操作者主观判断的影响,避免了因听诊技巧不同导致的误差。
为什么要在社区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6%,患病人数约为2.45亿。更令人担忧的是,还有43.1%的人群血压处于正常高值,估计人数达4.35亿。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大死亡原因,占全部死因的近50%。
社区血压监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及早发现:高血压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提高知晓率:很多高血压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社区监测有助于提高知晓率。
评估疗效: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社区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药物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并发症:通过持续监测,可以预防高血压引发的心脏病、脑卒中、肾病等严重并发症。
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
虽然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但要想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时间:每天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是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如果刚开始服用降压药或调整了药物,建议每天起床后在早饭之前,以及睡觉之前各测量一次。
保持正确姿势:测量时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不要交叉。手臂平放在桌面上,测量的上臂应充分暴露或只覆盖单层衣物,血压计袖带中心要保持与心脏同一水平。
使用合适的袖带:袖带的大小要适中,气囊至少要包裹80%的上臂。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儿童则需要使用小规格袖带。
避免干扰因素:测量前30分钟内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和咖啡。测量前应安静休息3-5分钟,排空膀胱。
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每次测量应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如果两次读数相差超过5mmHg,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记录数据:将每次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医生分析和参考。
结语
高血压已悄然年轻化,防控形势严峻。社区血压监测是高血压防治的第一道防线,而电子血压计则是这道防线上的“利器”。通过科学的血压监测,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大家定期到社区医院进行血压监测,同时掌握正确的家庭自测方法,共同守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