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抽检暴露饲料添加剂隐患,专家呼吁加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安徽省抽检暴露饲料添加剂隐患,专家呼吁加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其中多家企业生产的饲料添加剂被检测出违禁成分,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次抽检中,某厂家销售的土鸡蛋被检出地美硝唑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某动物产品加工厂出售的黑猪腿肉被检出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这一结果再次敲响了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的警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饲料添加剂的不当使用不仅会影响动物健康,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他强调,加强监管和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违禁添加剂的危害
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当普通饲料不能满足动物生长需求时,将含有微量元素或其他营养物质的添加剂加入饲料当中,能够促进动物快速生长。不仅如此,添加剂还能够增加饲料的适口性,促进动物发育,治疗动物疾病,降低生产成本等。但如果使用过量或使用违禁添加剂,则会造成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营养性添加剂直接对动物发挥营养作用,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类饲料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则是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品质,包括微生态制剂、酶制剂及中草药制剂等。其中,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活性乳酸菌、酵母菌、双歧杆菌等,它们不但能够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还可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酶制剂主要包括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它们能够降解营养物质中难以消化吸收的部分;中草药及其提取物主要包括黄芪、金银花、白术等多种中草药及其水提物或发酵制品。此外,国外通常还会使用具有肠道菌群调节功能的添加剂,如有机酸、益生菌及卵黄抗体等。
除上述常见饲料添加剂外,还存在一类违禁添加剂,主要包括药物性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为保证动物健康,提高食品安全性,我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列出了禁止在动物饲料及饮水中添加的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以及精神药品和抗生素等。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添加剂主要有盐酸克仑特罗、沙丁胺醇等,其中盐酸克仑特罗就是公众耳熟能详的瘦肉精。瘦肉精化学性质稳定,动物摄入后会在体内停留较长时间,如果人们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会导致瘦肉精在体内蓄积,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急性中毒,出现心跳加速,面颈、四肢肌肉颤动,不能站立,头晕和无力等症状。长期食用瘦肉精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并诱发染色体畸变。目前,多国已将此类药物列为禁用药物,我国也严禁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各种β受体兴奋剂类药物。
此外,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精神药品及各种抗生素类添加剂也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类的生殖、发育,造成菌群失调、加重感染,引起精神障碍,甚至诱发癌症等。
违规使用的原因
有效控制畜牧养殖业违禁添加剂的使用及药物滥用,在实际落实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这方面既需要相应政策的精准制定与严格执行,也需要公众尤其是养殖户提高对违禁添加剂和药物滥用危害的准确认知。
目前,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畜牧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大多数企业和养殖户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但仍有部分养殖户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农村小规模养殖户,养殖专业知识不足,认识也不足,意识不到违禁添加剂和药物滥用带来的危害和使用后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应加强对养殖户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使他们提高依法饲养的意识。
监管措施
为保障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我国高度重视饲料添加剂的监管问题,先后出台了多项规定,以保证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截至目前,已经过四次修订。该条例对动物饲料的生产和经营以及养殖人员对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饲料中违禁药物的实际问题,原农业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公告。2001年,原农业部发布《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饲料中允许使用的药物添加剂,包括3类,共计115种。原农业部公布的《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包括5类违禁药物添加剂。随着新的非法添加药物出现,原农业部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包括11种违禁药物。此外,相关部门还规定,在食品动物饲料过程中,不得使用原农业部公告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中所列的18类兽药及其他化合物。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 执法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兽药执法要突出兽用抗菌药、兽用中药等重点品种,重点查处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劣兽药特别是以饲料原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名义冒充兽药,非法添加禁用物质、违规违禁药物,使用化学中间体生产兽药,擅自改变兽药剂型,违规销售原料药等违法行为。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执法要重点查处无证生产,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使用禁用物质、违规违禁药物,标签标识不规范等违法行为。
解决方案
面对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
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抽检频次和处罚力度,确保生产、销售、使用环节全程可控。
研发新型添加剂: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安全、高效、环保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减少对传统药物添加剂的依赖。
提高养殖户意识:通过培训和宣传,增强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和科学养殖知识,引导其合法合规使用饲料添加剂。
完善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饲料添加剂追溯体系,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可追溯,提高监管效率。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关系到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和行业自律机制,确保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的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