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气温上演“过山车”:寒潮预警来袭,这些人群需特别注意
上海气温上演“过山车”:寒潮预警来袭,这些人群需特别注意
上海的天气就像坐上了过山车,气温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从冰点到温暖再到冰点的剧烈变化。根据最新天气预报,上海的气温将在未来一周内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之旅。
从当前的1.1℃上升至最高14.3℃,随后又将大幅下降至零下2℃。这种过山车式的气温变化,让不少市民感叹:上海的天气到底怎么了?
寒潮预警拉响,降温幅度超8℃
上海中心气象台已于1月14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48小时内全市大部地区最低气温降幅可达8-9℃,16日早晨市区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1℃至零下2℃,郊区更低,可达零下4℃至零下7℃,有冰冻或严重冰冻。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标准,寒潮预警的发布条件是: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显然,上海此次的寒潮预警并非虚张声势,而是实实在在的“硬核”预警。
气温骤降,这些人群需特别注意
气温的剧烈变化,对一些敏感人群来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指南》,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 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敏感人群
- 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
- 户外作业人员,如建筑工人、快递员等
气温骤降和持续低温可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此外,低温寒潮还会加剧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皮肤及泌尿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发展。
从“火热”到“冰冻”,上海的天气怎么了?
回顾2024年的上海天气,可以用“火热”来形容。据统计,2024年上海的高温日数已达历史第三,8月份更是创下了26个高温日的历史纪录。而进入2025年,上海的天气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火热”变成了“冰冻”。
这种极端天气的变化,不禁让人思考:上海的天气到底怎么了?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如何应对这场“气温过山车”?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气温过山车”,市民们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未来一周气温变化剧烈,建议每天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和穿衣。
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要注意添加衣物,避免受凉。出门时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保护头、面部和手部。
室内取暖安全:使用取暖设备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封闭。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多喝热水,保持身体水分。
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在极端天气下进行户外运动。
关注特殊人群:特别是独居老人和户外工作者,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上海的天气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面对这场“气温过山车”,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准备,随时应对。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平安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迎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