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翁心华:中西医结合抗疫的实践与探索
仝小林翁心华:中西医结合抗疫的实践与探索
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中国医疗界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终身教授翁心华,分别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领域展现了卓越的疫情防控能力。他们的努力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更彰显了中西医结合的中国特色医疗体系优势。
仝小林:中医药抗疫的领军者
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长,仝小林院士在疫情初期就奔赴武汉,深入一线指导救治工作。他创新性地构建了社区防控“武昌模式”,通过在社区发放通治方“寒湿疫方(武汉抗疫一号方)”,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这一模式后来被推广到全国多个地区,成为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重要范例。
仝小林团队还研制了首个以寒湿疫病为适应症的上市新药散寒化湿颗粒,并制定了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在内的多个诊疗方案。这些方案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中国智慧。
翁心华:感染病学界的“福尔摩斯”
翁心华教授被誉为感染病学界的“福尔摩斯”,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成功诊断疑难杂症。在2003年非典期间,他担任上海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参与制定防治措施;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期间,他指导团队开展治疗和研究;在新冠疫情中,他又指导学生张文宏等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翁心华教授带领的华山医院感染科连续十一年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首位,成为全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排头兵。他强调,“传染病防治事业是艰苦的、有风险的,但总要有人去做。”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感染病学人。
中西医结合: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
仝小林和翁心华两位专家虽然专业领域不同,但都强调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在疫情防控中,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该院通过整合各专业人员,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优势,为患者提供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医院收治的60余名确诊患者中,有57名在中医师的帮助下服用中药,大多数患者发热和乏力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仝小林院士也多次强调,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中西药并用”,而是要建立在对疾病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态靶辨治”。这种理念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展望未来:中西医结合的广阔前景
仝小林和翁心华两位专家的努力,不仅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模式将在更多疾病领域展现其独特优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