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会影响情绪?研究:生活满意度降低、更易焦虑抑郁
不吃早餐会影响情绪?研究:生活满意度降低、更易焦虑抑郁
墨西哥一项针对全球42个国家155451名10至17岁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发现,不吃早餐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与情绪问题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经常吃早餐与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呈近乎线性关系,即儿童青少年每天吃早餐越规律,生活满意度越高。而之前就有研究发现,忽略早餐的青少年更容易情绪低落,且更可能焦虑、抑郁。
为什么不吃早餐会影响情绪?
- 血糖波动影响大脑功能
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需要能量来启动新的一天。如果选择不吃早餐,身体会处于长时间的空腹状态,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血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低血糖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此外,血糖波动还会引发情绪波动,使人变得易怒、焦虑。
- 营养缺乏影响神经递质合成
早餐提供的营养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例如,蛋白质是合成神经递质的重要原料,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参与神经传导过程。如果长期不吃早餐,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进而影响情绪稳定。研究显示,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科学研究怎么说?
- 墨西哥研究:生活满意度降低
墨西哥的研究发现,经常吃早餐与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呈近乎线性关系。具体来说,每天吃早餐越规律,生活满意度越高。这一发现提示我们,规律吃早餐不仅关乎身体健康,还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 加拿大研究:头痛风险增加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也印证了早餐的重要性。研究小组对近500万名5~17岁的加拿大未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6%的被调查者每周头痛超过一次。进一步分析发现,频繁头痛者一周平均只吃9顿饭(包括早餐和晚餐),而没有头痛者一周平均吃12顿。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和其他生活习惯等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经常与家人一起吃早晚餐的未成年人频繁头痛的风险比不规律用餐者低8%。
如何通过早餐改善情绪?
- 规律吃早餐
专家建议,起床后20~30分钟内用餐最佳,此时食欲旺盛且消化系统活跃。规律吃早餐不仅能稳定血糖,还能提升生活满意度,改善情绪。
- 均衡营养搭配
一顿合格的早餐应包含谷薯类(如燕麦、红薯)、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牛奶、鸡蛋)以及新鲜蔬果,确保全面营养摄入。例如,燕麦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鸡蛋提供优质蛋白质,支持神经递质合成;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参与大脑代谢过程。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学生:需注重优质蛋白和多种营养素的补充,为学习和成长提供支持。
- 上班族:避免路边摊食品,减少高油、高糖食物摄入,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总之,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不仅关乎短期的身体状态,更会影响长期健康。养成规律吃早餐的习惯,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