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血管病死亡率高出41%,专家详解预防要点
冬季心血管病死亡率高出41%,专家详解预防要点
随着冬季的到来,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据统计,冬季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比夏季高出4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公永太提醒,寒冷天气是心肌梗塞的高发期,需要特别警惕。
为什么冬季心梗高发?
寒冷天气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影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汪芳解释,低温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此外,室内外温差大也会使血管反复收缩扩张,增加心脏负担。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1℃,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就会增加1.6%。
如何有效预防心梗?
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规律的作息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专家建议,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心血管功能,降低心梗风险。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
饮食调控是预防心梗的重要环节。应以蔬菜水果为主,减少脂肪和盐分摄入。哈尔滨心血管内科专家建议,多吃芹菜、茄子、燕麦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同时,要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但冬季运动需谨慎。推荐选择慢跑、散步、太极拳等轻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间应选择在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避免清晨气温较低时锻炼。
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情绪波动是心梗的重要诱因。研究显示,爱发火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19%。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练习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激动。
定期体检,监测心血管状况
定期体检是预防心梗的关键。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增加体检频率,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冬季特别注意事项
冬季预防心梗,保暖是重中之重。外出时要注意防寒,佩戴帽子、围巾等保暖用品。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不要立即靠近取暖设备,避免温差过大引起血管剧烈收缩。
心梗的症状有哪些?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痛胸闷,常伴有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颈部和下颌。但值得注意的是,心梗也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如嗓子疼、肩膀疼、牙疼等,容易被忽视。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
专家提醒
“心梗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公永太主任医师强调,“一旦出现疑似心梗症状,应立即拨打120,争取在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救治。”
预防胜于治疗。通过规律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心脏健康,远离心梗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