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亨特兄弟炒作风波,揭秘白银价格巨震内幕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8: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亨特兄弟炒作风波,揭秘白银价格巨震内幕

1980年3月27日,星期四,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白银期货价格在开盘后不久便开始暴跌。仅仅几个小时之内,白银价格从每盎司21美元狂泻至11美元以下,跌幅超过50%。这场突如其来的崩盘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美国亿万富翁亨特兄弟。

01

从石油大亨到白银之王

亨特兄弟,尼尔森·邦克·亨特(Nelson Bunker Hunt)和威廉·赫伯特·亨特(William Herbert Hunt),是美国石油大亨H.L.亨特的儿子。他们的父亲H.L.亨特通过棉花和石油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美国最早的石油亿万富翁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繁荣时期,亨特兄弟继承并扩大了家族企业,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

亨特家族对政府和纸币持谨慎态度,这影响了他们在石油、土地、牲畜和贵金属方面的投资策略。1970年代,由于美元疲软和恶性通货膨胀的预期,亨特兄弟开始大量购入白银。他们认为,白银作为贵金属,具有保值和对冲通胀的功能,而且相对于黄金,白银的价格被严重低估。

02

大规模囤积

亨特兄弟的白银投资始于1973年,当时白银价格仅为每盎司2.9美元。他们开始大量购入白银现货和期货合约,并采取了一种不太常见的做法:要求实物交割而非现金结算。这种策略使得他们能够控制大量白银的实物所有权,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白银供应紧张的预期。

到1979年底,亨特兄弟已经持有超过2亿盎司的白银,约占全球可交易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他们的推动下,白银价格从1973年的2.9美元/盎司飙升至1979年底的19美元/盎司,再到1980年初的50美元/盎司。这场前所未有的牛市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白银抢购潮,人们纷纷熔化银器,将其转化为银条运往美国。

03

市场恐慌与监管介入

亨特兄弟的行动引发了全球白银市场的恐慌。珠宝价格飞涨,入室盗窃案件激增,人们在家中四处搜寻任何可能的白银物品。全球白银供应开始出现严重短缺,市场陷入疯狂。

面对这种情况,监管机构不得不采取行动。1980年1月7日,COMEX推出了“白银规则7”(Silver Rule 7),对保证金购买商品施加了严格限制,特别是针对白银期货合约的过度购买。美联储也鼓励银行停止为投机活动提供贷款。这些措施直接打击了亨特兄弟的融资能力,迫使他们面临巨额追加保证金通知。

04

崩盘与后果

1980年3月27日,被称为“白银星期四”(Silver Thursday)的日子,白银价格开始暴跌。亨特兄弟的数十亿美元资产迅速蒸发,转而变成超过10亿美元的债务。这场崩盘不仅对亨特兄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也威胁到了一些投资公司和银行的生存。

为了防止经济陷入更深的危机,多家银行联合向亨特兄弟提供了11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以帮助他们偿还债务。尽管如此,亨特兄弟的财务状况仍一落千丈。他们不得不出售家族的油田和炼油厂股权,并将石油公司抵押给政府。

1986年,亨特兄弟宣布公司破产,1988年又宣布个人破产。他们被纽约陪审团责令支付超过1.3亿美元,以弥补秘鲁政府矿产营销公司遭受的损失。此外,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兄弟俩每人处以1000万美元的罚款,并禁止他们在美国商品市场进行交易。

05

历史教训

亨特兄弟操控白银市场的事件成为金融史上一个经典的案例,揭示了市场操纵的危险性和监管的重要性。这场危机促使监管机构加强了对期货市场的监管,提高了保证金要求,并对市场操纵行为实施了更严厉的处罚。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也反映了金融市场中个体力量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博弈。尽管亨特兄弟拥有庞大的财富和影响力,但他们最终无法对抗市场的力量。这场危机也提醒我们,任何试图操控市场的行为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最终伤害到投资者和整个金融体系。

时至今日,亨特兄弟的白银传奇仍被金融界津津乐道。它不仅是一个关于贪婪与崩溃的故事,更是一堂关于市场规律和监管必要性的生动课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