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地龙用量与配伍:从3g到60g的临床应用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19: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地龙用量与配伍:从3g到60g的临床应用指南

地龙是中医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等功效。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龙在临床中的用量范围、常见配伍以及主治病症,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摘要

  • 汤剂用量为3~60g,常用剂量为3~30g;
  • 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及配伍:
  • 清肺平喘时,常配伍麻黄、穿山龙、海螵蛸等,治疗哮喘,为9~30g;
  • 息风定惊时,常配伍石菖蒲、乌梢蛇,治疗儿童抽动症、癫痫,为6~10g;
  • 祛瘀通络时,常配伍黄芪、龙骨、虫类药、草木类活血药,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胆绞痛等各种痛症,为3~60g。

前言

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 pectinifera Mkhaeken的干燥体。主要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琥珀酸、黄嘌呤等。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等功效。

临床上,地龙可治疗多种疾病,但其量效关系尚未明确。本文通过回顾古代、现代医家的临证经验,探讨地龙的临床用量范围、常见配伍、主治病症,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医籍记载地龙可通过配伍相应中药治疗风湿痹痛、白虎风、血淋、半身不遂等疾病,以宋、明、清代记载地龙相关的方剂最多。古现代方药用量折算因时代度量衡不同而变化,如东汉一两约13.8g,宋金元一两约41.4g,明一两约37g,清一两约37.3g。

  • 配伍草乌,如小活络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配伍白僵蚕,如地龙散(宋《太平圣惠方》)
  • 配伍滑石,如地龙散(宋《太平圣惠方》)
  • 与草乌、川乌配伍温经通络,除湿止痛
  • 配伍牛膝,如身痛逐瘀汤(清《医林改错》)
  • 配伍黄芪,如补阳还五汤(清《医林改错》)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 邓铁涛:治疗雾霾性肺损伤,常用量为20g
  • 路志正:治疗产后痹之卫阳不固、营血亏虚证,常用量为3g
  • 朱良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常用量为10~15g
  • 周仲瑛:治疗中风后脑梗死,治疗狼疮性肾炎风毒外袭证
  • 郭子光:以地龙15~20g,全蝎8~10g,僵蚕15g作为固定通络方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 仝小林:治疗高血压属脉络瘀阻、脉管硬化者,地龙煎服15~30g,打粉冲服6g
  • 黄飞剑:治疗老年患者喘证日久,地龙用量为6g
  • 杨明会:治疗因慢性支气管炎导致的肺心病,地龙用量为15g
  • 陈信义: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地龙用量为15g

#4 现代医家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生麻黄

治疗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常用地龙配伍麻黄平哮喘,其中地龙9~12g,麻黄3~4.5g。

4.2 配伍海螵蛸

治疗痰热壅肺型哮喘,地龙15g,海螵蛸、天竺黄各9g;治疗咳喘日久不愈,比例为3:5:4。

4.3 配伍穿山龙

治疗慢性咳喘、哮喘、慢性咽炎,地龙20~30g,穿山龙30g;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地龙10~20g,穿山龙20~30g。

4.4 配伍龙骨

治疗神经衰弱、血管神经性头痛,地龙、龙骨等分为末,装入胶囊,每次5g,每日2~3次。

4.5 配伍菖蒲

治疗癫痫之风痰阻络证,用地龙10g,菖蒲20g;治疗痰湿阻络型小儿抽动症早期,三者用量均为6g。

4.6 配伍黄芪

治疗肾病综合征,黄芪50g,地龙20g;治疗重症肌无力,地龙10g,黄芪60~100g;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地龙10g,黄芪20g;治疗气血亏虚、瘀阻脉络之不寐,地龙、黄芪均为25g;治疗前列腺肥大,地龙60g,黄芪12g。

4.7 配伍淫羊藿

治疗急性期与缓解期的各型腰痛,地龙12g,淫羊藿12g。

4.8 配伍虫类药

治疗癫痫发作,地龙120g,乌梢蛇240g,研粉冲服,每日二次,每次10g;治疗因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而致的偏头痛,地龙38g,僵蚕20g;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地龙10~15g,水蛭5~10g。

4.9 配伍草木类活血药

治疗因素体阳虚、感受外寒、瘀血阻络而致的偏头风,地龙12g,川芎15g;治疗胃痉挛性疼痛、胆石症、胆囊炎引起的急性胆绞痛,地龙4.5g,延胡索3g;治疗糖尿病肾病之瘀血阻络,地龙10~15g,丹参10~15g。

#5 小结

通过总结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以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地龙及其用量经验,得出地龙汤剂用量为3~60g,常用剂量为3~30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地龙最佳用量与配伍。如地龙清肺平喘,可配伍麻黄、穿山龙、海螵蛸,偏于寒者配伍射干、杏仁、紫苏子,偏于热者配伍鱼腥草、金荞麦,肾不纳气之虚喘配伍紫河车,治疗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喘日久不愈、慢性咳嗽、慢性咽炎,一般为9~30g;息风定惊,可配伍石菖蒲、乌梢蛇,治疗儿童抽动症、癫痫,为6~10g;祛瘀通络,可配伍黄芪、龙骨、虫类药(水蛭、僵蚕、全蝎、土鳖虫、乌梢蛇等)、草木类活血药(川芎、丹参、延胡索、桃仁等),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胆绞痛等各种痛症,以及血液系统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神经系统疾病(失眠症、神经衰弱)、肺系疾病(雾霾性肺损伤、SARS、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前列腺肥大、肾病综合征)、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重症肌无力、狼疮肾性肾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皮肤病、痛风、高血压病等,为3~60g,其中10g以下入络剔邪,10~30g祛瘀通络,30g以上化瘀利水,降压作用明显。

临床上关于重用地龙(大于60g)案例较少,故另外列出以作参考:

  • 王士福:用地龙60~120g,麻15~30g治疗小儿哮喘
  • 卢穗万:治疗精神分裂症,地龙从60g起用,最大可用至120g
  • 王爱玲:治疗癫痫之痰瘀互结证,地龙曾用至100g
  • 孙前林:治疗产后缺乳病,单味地龙用至50g

地龙有抗炎、镇痛、抗血栓、降压、改善气道重构、抗肺纤维化、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但在临床使用时须注意部分患者对地龙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此外地龙咸寒,多服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无实热者和孕妇忌用。

关于龙心素原料的补充

龙心素选择药典地龙品种威廉环毛蚓的鲜品为原料。威廉环毛蚓成熟时平均每条重湿5.2 克。干湿蚯蚓重量常规换算系数为:100斤晒干后大约有8-14斤。根据龙心素生产投料产出比,每粒龙心素约含10条威廉环毛蚓。据此估算每粒龙心素使用的地龙药材(如果折算为干地龙)为:4.16-7.3g。——但龙心素使用的是鲜地龙。

为了了解地龙鲜品和干品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组分及纤溶酶活性差异,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对地龙的鲜品和干品做了对比实验。研究发现:

  • 鲜地龙凝胶电泳共显示12条蛋白谱带,干地龙的谱带少,且不清晰——证实鲜地龙活性蛋白种类更多。
  • 鲜地龙的蛋白63%,干地龙的蛋白含量45%,鲜地龙蛋白含量为干地龙的1.4倍——证实鲜地龙活性蛋白数量更多。
  • 鲜地龙的体外纤溶酶活性为8743IU·g-1,干地龙的体外纤溶酶活性为206IU·g-1,鲜地龙的纤溶酶活性是干地龙的42.44倍——证实鲜地龙的溶栓抗凝活性更强。

T
I
P
S

龙心素对地龙原料大的处理方式就是采收后直接冷冻,全程冷链储运,直至控温生产环节。

CDE对地龙制剂工艺的态度:以鲜品提取冷冻干燥为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简称CDE)官方网站“科学研究”版块发布的审评一部CDE专家所撰写的针对中药地龙的综述文章:

“蚓激酶是地龙中已知纤溶活性最强的一类物质……在中药制剂中,地龙常有以下处理方法,以干燥体经粉碎后直接入药、采用水或乙醇提取后入药、或以鲜品为原料经匀浆提取并冷冻干燥后入药,对于以溶栓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其工艺以后者为佳”。

T
I
P
S

龙心素就是地龙制剂中唯一采取鲜地龙并且全程控温生产的,对地龙中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和提取。

参考文献

1.徐坤元,邸莎.地龙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J].吉林中医药.2020,40(7): 737-940.
2.陈丽艳,张迎,綦菲,等.地龙的鲜品和干品可溶性蛋白及纤溶酶活性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8):89-92
3.CDE审评一部王茵.从地龙的研究现状谈动物类中药的质量控制. CDE官网2004年5月4日发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