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来袭,这些预防方法你知道几个?
气胸来袭,这些预防方法你知道几个?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指的是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正常情况下,胸膜腔是密闭的腔隙,呈负压,内含有少量的液体,起到润滑胸膜的作用,减少呼吸运动时摩擦的阻力。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如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可能导致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形成气胸。
气胸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一般在十万分之几到几十之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大约在十万分之十几到二十几,而女性则在十万分之六以下。气胸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这主要与他们常年的慢性肺气肿、肺大泡、哮喘等基础疾病有关。另外,瘦高体型的年轻人也易有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这通常是由于脏肺异常发育导致的先天肺大泡或局限的肺气肿等原因引起的。
气胸的高发人群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癌、肺脓肿、哮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些疾病会导致肺组织结构改变,容易形成肺大疱,从而增加气胸的风险。
瘦高体型的年轻人:这类人群由于先天性肺泡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形成肺大疱,进而引发自发性气胸。据统计,约70%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瘦高体型的年轻男性。
长期吸烟者:吸烟是导致气胸的重要风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肺泡结构,影响肺功能,增加气胸的发生率。研究显示,吸烟者发生气胸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数倍。
重体力劳动者: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胸腔压力会急剧升高,可能导致肺泡破裂,引发气胸。特别是对于已经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这种风险更高。
气胸的预防方法
远离烟草:吸烟是导致气胸的重要风险因素,戒烟对预防肺部疾病至关重要。
规律作息: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和减少肺大疱破裂的风险。
稳定情绪:肺大疱最大的风险就是肺大疱破裂导致气胸,常见原因有情绪激动、剧烈咳嗽、抬举重物、便秘、憋气等,因此平时应避免以上情况。
劳逸结合、适度运动:在气胸痊愈的1个月内,勿剧烈活动,如打球、跑步等,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加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步行等,慢慢增加肺活量。
预防感染、积极治疗:对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原发性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肺功能;同时避免呼吸道感染,每次呼吸道感染后肺功能都受影响,应积极按医嘱抗感染治疗。
加强营养:多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多食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如豆类、禽蛋类、海鲜类、奶制品、蔬菜水果、粗粮等。
定期检查:对于已知有肺大疱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胸部X光或CT检查,以监测肺大泡的状况;如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尚未恢复前,采取平躺仰卧式,头部抬高30~45度。血压稳定后,可采取坐姿,以利横膈下降,促进肺扩张,使胸管引流顺畅。
维持胸腔引流的通畅:术后插胸管的目的是将胸腔内的液休、血液、空气引流出来减少肋膜腔的体积,及重建肋膜腔的负压,因此要注意胸管引流是否通畅,切勿将管子扭曲、受压阻塞或牵扯滑脱等。
伤口护理:胸腔手术后伤口会以纱布覆盖及美容胶贴覆,请依医护人员指导的方法换药,并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渗液情形。
避免剧烈运动:手术后一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打篮球、踢足球、爬高山等。
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休息。
避免吸烟和空气污染:不要吸烟,远离二手烟,避免接触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
坚持深呼吸训练:经常反复做深呼吸运动,缓慢吸气到饱和为止,摒住气3秒以上再慢慢将胸内的气体吐出。
合理饮食:术后采取均衡饮食,维持最佳营养状态。
气胸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日常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特别是对于高发人群,更应该重视预防工作,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问题。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