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巴金故居,感受文化印记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57: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巴金故居,感受文化印记

巴金故居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正通顺街98号,这里是巴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创作《家》等经典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尽管故居已难寻旧迹,但在附近的北东街菜场和百花潭公园等地,仍能找到不少关于巴金文化的痕迹。走进这些地方,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还能深入了解巴金作品背后的文化印记。让我们一起探访巴金故居,感受这位文学巨匠留下的宝贵财富吧!

01

巴金故居的历史变迁

巴金故居原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正通顺街98号,是一座五进三重堂砖木平房建筑,包含大厅、堂屋、桂堂和院墙。桂堂天井里的两株桂树,大门在中线东边,院墙由青砖砌成,从南到北总长约80公尺,非常气派。巴金在此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直到19岁离开成都外出求学。后来巴金以此宅为基底,写下了他最为人称道的小说《家》。

故居内有一座漂亮的花园,这里曾是幼年巴金的乐园,也是《家》中小辈们的庇护所。花园中回廊、花窗、假山、小桥、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大院门外不到20米的地方有一口双眼井,井深8米、宽3米、上盖石板,板凿两眼。这口井曾供应着街上的居民用水。那也是小巴金不知道路过多少次的地方。1987年巴金返乡时曾说“只要双眼井在,我就可以找到童年的足迹。”

1971年,古老的院落被拆除。但是街上那个别具一格、距院落旧门不到20米的双眼井还在,那是巴金小时候不知走过多少次的地方,所以他在1987年返乡时曾经说过:“只要双眼井在,我就可以找到童年的足迹。”

02

故居的文化价值

巴金的文学创作深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他在《家》中描绘的高公馆,就是以李家公馆为原型。小说中对封建大家庭的批判,反映了巴金对童年生活的深刻反思。巴金曾说:“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这种对封建家庭制度的批判,成为巴金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

巴金的文学观念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他曾坦言自己是五四运动的产儿,之所以没有走上邪路,“正是靠了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为首的新文学作品的教育。它们使我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爱文学”。正是在成都,巴金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接触了新思想。

03

故居周边的文化氛围

虽然巴金故居已难寻旧迹,但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依然存在。在成都,有不少地方保留着巴金文化的印记:

  • 北东街菜场:这是一个充满“巴金主题”的菜市场,墙上、柱子上画满了巴金小说的图画。巴金先生可能没有想到,他的作品以这样一种形式,融入到了成都的市井烟火中。

  • 百花潭公园“慧园”:以《家》中高公馆为蓝本建造,园内有巴金的铜像,回廊挂满了巴金作品中的名言警句。

  • 巴金文学院:位于龙泉驿区,一楼展厅有按比例复原的巴金故居,是了解巴金生平和创作的重要场所。

04

实用游览信息

虽然巴金故居已难寻旧迹,但读者仍可前往上述地点感受巴金文化。北东街菜场、百花潭公园和巴金文学院都是免费开放的,建议游客提前规划路线,合理安排时间。此外,成都市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可达这些地点,交通便利。

通过探访这些地方,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还能深入了解巴金作品背后的文化印记。巴金的文学作品和思想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成都的文化记忆中,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