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氧社区:民主协商助力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达95%
杭氧社区:民主协商助力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达95%
近日,杭州拱墅区东新街道杭氧社区通过多次垃圾分类研讨会,采取多种措施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社区不仅组织了基层党组织垃圾分类研讨会,还开展了民主协商会,邀请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探讨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这些活动,杭氧社区成功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得到了广泛好评。
创新举措:多方参与的民主协商机制
杭氧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建立了多方参与的民主协商机制。社区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基层党组织召开垃圾分类研讨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同时,社区还邀请了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民主协商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能够真正满足居民需求。
在民主协商会上,各方代表积极发言,围绕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展开热烈讨论。居民代表提出了许多接地气的建议,比如增加垃圾分类投放点的数量、延长投放时间等;党员代表则从政策层面进行解读,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区工作人员则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可行的解决方案。
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成为社区新风尚
通过民主协商机制的推动,杭氧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逐渐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社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如宣传栏、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同时,社区还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如知识竞赛、亲子活动等,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杭氧社区还建立了一支由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队。督导队成员每天在垃圾投放点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帮助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指导方式,居民的垃圾分类准确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智能化管理提升分类效率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杭氧社区还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分类效率和管理水平。社区引进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通过扫描二维码、自动称重等方式,实现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精准记录和管理。这种智能化管理模式不仅方便了居民投放垃圾,还为社区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优化垃圾分类工作策略。
此外,社区还开发了垃圾分类小程序,居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询各类垃圾的分类方法,参与垃圾分类知识问答,甚至还能通过正确分类获得积分奖励。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效显著:垃圾分类成为社区新风尚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杭氧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度均达到95%以上,垃圾分类准确率也大幅提升。社区环境因此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杭氧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还成为了拱墅区乃至杭州市的示范案例。2024年,杭州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上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从政策制度的完善到基层服务的精准,从宣传的多元化到活动的广泛化,都彰显着杭州市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杭氧社区的实践证明,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发动群众、运用科技手段,完全可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我们期待更多社区能够借鉴杭氧社区的经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