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春晚前排坐了20年,央视对她“盛宠不衰”,她到底什么来头
她在春晚前排坐了20年,央视对她“盛宠不衰”,她到底什么来头
在央视春晚的舞台前,有一个身影常常引人注目,她就是靳羽西。连续20年端坐于春晚前排,见证着每年的年度文化盛宴。这般特殊待遇不禁让人对她的来头充满好奇。
背景经历
靳羽西是美籍华人,出生在广西桂林,祖籍广东番禺。“西”代表广西,“羽”象征无限可能与自由。父母为她取名,意在无论她走到何方,都能心系故乡。
在她两岁时,便随父母移居中国香港,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成长旅程。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靳羽西从小就受到了浓厚的艺术与文化熏陶。她的父亲靳永年是岭南派画家代表之一。对艺术有着极高的追求和严苛的标准。作画时即便已花费大量时间,若最后一笔不满意,也会毫不犹豫地撕掉重画。
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同样严格。秉持着“无论何事,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理念。在靳羽西学习钢琴与芭蕾时,专门为她请来最好的老师,悉心培养她的艺术素养。
而母亲则是个精致且善于理财投资的女性。喜欢穿着旗袍,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靳羽西对美的认知。让靳羽西从小就对美有了独特的感悟。
16岁那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探索世界的渴望。靳羽西毅然决定前往美国夏威夷深造,开启了她的留学生涯。她先后在夏威夷大学和杨伯翰大学刻苦攻读。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才华,成功获得了音乐硕士学位以及政治学学位。
本可以朝着音乐家的道路继续前行,但靳羽西有着更高的追求和对自己清晰地认知。她深知自己或许很难成为音乐领域的顶尖人物,便果断决定另辟蹊径。而在大学期间,靳羽西迎来了一个别样的机遇。在美国大学生选美比赛中,她凭借自身独特的气质与魅力,一举夺得“中国水仙花公主”桂冠。
这次选美经历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是对她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的一种认可,更是她首次接触化妆和选美领域。为她之后在美的事业上的开拓埋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也让她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辉煌成就
大学毕业后的靳羽西为了谋生,成为一名商人,开始从事中美进出口贸易。在上世纪70年代,靳羽西敏锐地察觉到,尽管东方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对东方的认知却极为匮乏,甚至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靳羽西深知,电视作为一种强大的传播媒介,有着改变这种现状的潜力。
于是她下定决心制作一档能够全方位介绍东方文化的节目,这便是《看东方》诞生的初衷。她说:“西方人对我们有偏见,我不同她们争吵,我做一套节目给你们看。”然而,节目起步阶段面临着重重困难。没有企业愿意对这样一个聚焦东方文化的节目进行投资。靳羽西并未因此而退缩。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倾尽全力去推动节目的制作。为了节省开支,办公场地就设在她住的房子里,她吃住睡全都和工作人员在一起。每天更是高强度地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事事亲力亲为,哪怕累到生病也未曾停歇。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东方》在美国公共电视台一经播出,便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节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东方人文、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既有中国古老的书法、京剧、民间舞蹈等文化瑰宝的展示。也有泰国等其他亚洲国家独特魅力的呈现。
观众们通过靳羽西的镜头,看到了男耕女织的村落、繁华光鲜的城市、“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风光,还有“北风卷地白草折”的北方戈壁,仿佛打开了一扇了解东方世界的大门。这档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其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而且节目连续播放达十二年之久,成为了全美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
对西方观众深入了解东方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许多西方民众改变了对东方的刻板印象。更让那些远在美国、多年未归的海外华人通过节目一解思乡之愁。不少华人写信给靳羽西表达感激之情,称是她让自己圆了再看一眼家乡的梦。随着中国的开放,国内的人们也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此背景下,靳羽西收到邀请,希望她能够制作一档帮助中国观众认识世界的节目。这便是《世界各地》的由来。靳羽西深知这档节目对中国观众的重要意义。她再次展现出非凡的魄力,自筹资金开启拍摄之旅。
当时面临的挑战数不胜数。从寻找赞助、拉广告、组建团队,到与各国使馆沟通拍摄行程,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为了更好地与国内观众沟通交流,靳羽西还需要从头学讲普通话。在拍摄过程中,靳羽西和团队扛着笨重的装备穿梭在世界各地。经历过时差、航班延误、语言障碍、不习惯的饮食等各种困难,还要随时应对天气等突发状况。
即便困难重重,她也从未放弃,还精心构思选题和内容。在巴黎她报道了当地如何为保护18棵古树而放弃建立汽车博物馆。在意大利捕捉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元素。在丹麦关注全职奶爸的社会现象。这些新颖且有深度的内容让节目极具观赏性和启发性。
《世界各地》制作完成后,靳羽西无偿赠送给央视播放。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了中国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每到周末,上亿观众都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跟随她的脚步去探索世界的不同面貌。这些节目犹如一座座桥梁,让国人可以跟随她的脚步去探寻这世界的丰富、奇妙和精彩。在一定程度上说,靳羽西是中国开放以来沟通中西、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第一人。
荣誉加身
靳羽西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她的专业素养和独特魅力也受到了美国公众电视网的高度认可。美国电视实况转播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庆典时,靳羽西受邀担任主持解说,这无疑是中美电视合作领域的一次开创性举措。
这次转播非常成功,许多美籍华人多年未看到祖国的面貌。通过这次直播看到阅兵仪式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而央视方面也对靳羽西的表现大为赞赏,惊叹于这位美籍华人竟如此了解中国。凭借在《看东方》《世界各地》等节目中的出色表现,以及在众多重大文化交流活动中的贡献,靳羽西获得了诸多含金量极高的荣誉。像“友好大使奖”“突出人才奖”“国际媒介交流奖”等等。
但靳羽西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开始实现另一部分梦想。那就是帮助亚洲女性树立她们对自己独一无二的美的自信。她成立了羽西化妆品公司。为亚洲女性乃至全球女性带来了美丽与自信。
靳羽西不仅注重时尚形象的塑造,还积极向中国女性传授时尚知识和化妆技巧。她通过自己的电视节目、书籍和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女性普及时尚文化知识。鼓励女性们勇敢地尝试不同的风格,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魅力。
在靳羽西的影响下,中国女性的审美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时尚潮流,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学习化妆技巧,尝试不同风格的服装搭配。她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审美标准,而是更加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美。
这种审美观念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也对中国时尚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时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时尚品牌和设计师。时尚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靳羽西还在推动选美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曾担任环球小姐中国区总裁,致力于提升中国选美比赛的品质与影响力。在她的努力下,中国的选美比赛逐渐摆脱了以往的不良风气。更加注重选手的内在修养、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让中国女性在国际选美舞台上能够展现出优雅、自信、智慧的东方美形象。不仅提升了中国女性在国际上的形象与地位,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时尚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靳羽西始终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她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用自己的爱心与行动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在桂林市和荔浦市,靳羽西先后捐赠了近百万元人民币,用于援建桂东小学(靳羽西小学)。她在北京大学设立了靳羽西教育基金,专门为高考女状元提供奖学金。鼓励更多的女性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还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赞助150万元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华人影响力。
《人物》杂志称靳羽西为“中国最有名的女人”。《纽约时报》称她为“中国化妆品王国的皇后”。《财富》杂志形容靳羽西是“当代的马可·波罗”。而美国《国会记录》则称赞她为“真正的平民大使”。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和付出的认可,更是对她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所扮演重要角色的肯定。
影响不断
靳羽西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多年来,靳羽西始终坚守在中美文化交流的第一线。哪怕到了如今,她依旧通过各种方式持续推动跨文化交流。从过往传统的电视节目,到如今利用社交平台推出的短视频节目“one world(一个世界)”。她一直在探索更轻盈、更能被大众接受的文化传播形式。邀请美国人来中国旅游,品尝美食,走访名胜古迹。计划在华美协进社曼哈顿总部开设烹饪中心,通过美食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等新的尝试。
她用一种柔和且极具亲和力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靳羽西凭借着自己的执着与智慧,在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且熠熠生辉的脚印,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文化使者。
结语
靳羽西真的是一位很有力量的女人,这种力量又体现在女性特有的柔软和韧性。她在春晚前排的20年,不仅仅是一种特殊待遇的象征。更是她在中国文化传播、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卓越贡献的一种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