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奈曼旗“育苗培养”工程:为乡村振兴蓄好“源头活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00: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奈曼旗“育苗培养”工程:为乡村振兴蓄好“源头活水”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坚持把嘎查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嘎查村级后备干部“育苗培养”工程,精准吸收培养嘎查村级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好“源头活水”。

01

拓宽来源渠道,做好源头储备

奈曼旗坚持因地制宜,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不断拓宽嘎查村干部选任渠道。研究制定后备干部储备计划,每半年组织一次推荐工作,结合“七一”等重大时间节点,实行“三荐一审一备案”程序,即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苏木乡镇党委审核和旗委组织部备案等程序,从现任嘎查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等群体中推选出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后备干部,全面考察推荐人选的思想政治表现、工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等,确定嘎查村级后备干部人选,建好嘎查村级后备干部“蓄水池”。目前,已储备嘎查村级后备干部911人。

02

精准施策培育,提升综合能力

建立后备干部“1+2”结对帮扶机制,为每名后备干部确定2名镇村两级干部进行结对帮扶,通过在思想上引、经验上传、方法上教、作风上督,帮助后备干部筑牢思想根基,提升能力素质。落实谈心谈话机制,全面了解后备干部的工作进展、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给予提醒、更正。通过举办后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组织后备干部现场观摩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比武争星”等方式,为后备干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引导后备干部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熟悉村情事务、掌握业务技能、打牢群众基础。

03

严管厚爱结合,激发队伍活力

将嘎查村级后备干部教育培训、奖惩情况、工作实绩等现实表现作为调整使用的主要依据,实行后备干部动态储备管理,建立镇级后备干部库。完善嘎查村级后备干部日常管理和考评管理机制,嘎查村党组织每半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评价,镇党委每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的、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嘎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定向使用;对考核不合格、群众认可度低的人选及时进行调整或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激发嘎查村级干部队伍活力。

04

人岗相适用人,推动履职尽责

组织党员后备干部开展党员引领服务“四个一”行动,安排后备干部列席嘎查村会议,参加重点难点工作,到经济组织任职等方式培养专业特长,并择优安排到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一线岗位跟岗学习,让后备干部有位有为。坚持量才适用、备用结合原则,把嘎查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与嘎查村干部调整、退出联动起来,在嘎查村“两委”班子出现空缺时,对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行优良、能力素质突出、党员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按程序优先推选进入嘎查村“两委”班子。目前,已有110余名后备干部进入嘎查村“两委”班子。

05

典型案例:方家营子村

方家营子村是奈曼旗“育苗培养”工程的典型成功案例。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辉带领成立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连续5年分红超千万,成为示范村。合作社服务面积达8000亩,拥有农机20余台,提供深翻旋耕等服务。农机手年增收3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同时推广玉米密植技术,打造“吨粮田”,显著提高村民收入。

06

工作亮点:青龙山镇

青龙山镇通过网格化管理和信访代办制度,实现矛盾纠纷就地解决,提升群众满意度。流转土地3000多亩发展甘薯产业,每亩增收600多元,同时促进农民就业。修建高标准梯田4050亩,改善农田条件,推动农业增产。

奈曼旗通过实施“育苗培养”工程,有效提升了村干部的管理水平。该工程不仅拓宽了后备力量的来源渠道,还通过多措并举的培育方式,以及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确保了后备力量的质量。此外,通过人岗相适的使用原则,让优秀的后备力量有机会进入嘎查村“两委”班子,真正实现了村干部队伍的高效管理和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