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枸杞子:大元心目中芒种节气代表性植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5: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枸杞子:大元心目中芒种节气代表性植食

枸杞子,这种生长在荒漠中的小小果实,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凝聚着现代科技的智慧结晶。从游牧文化的象征到养生保健的圣果,从民间传说中的仙草到现代科学培育的新品种,枸杞子的故事跨越千年,见证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文将带您走进枸杞子的世界,探寻它背后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奥秘。

我和风马、刘元恒与枸杞子的故事

作者与枸杞子的缘分,始于与风马的交往。认识风马16年来,风马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作者介绍枸杞子的好处,特别是其护肝、明目的功效。然而,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作者对枸杞子的认知一直较为有限。

在中国文坛,风马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作品带有深刻的游牧文化特质。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划定的“胡焕庸线”,将中国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东区以农耕文化为主,西区则以游牧文化为主。风马的为人及其文学创作,无疑属于西区的游牧文化特质。退休后,风马回到东区大海边生活,在威海和上海两地游走,这种东西文化的交融,让风马的形象更加立体。

风马对枸杞子的执着,源于他对荒漠生活的深刻理解。他送作者的都是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枸杞,这种枸杞生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风马坚信,这种来自荒漠的枸杞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

2019年12月,作者在宁夏西海固的行旅中,途径黄河边的中宁县,这里是“中国枸杞之乡”和“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中宁地处银川至六盘山、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线路的交汇地带,沿途的广告牌上,“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宣传语目不暇接。

在中宁县,作者品尝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德祥特色鸡血面”,但遗憾的是,这道美食中并未加入枸杞子。当地人习惯将枸杞称为“茨”,枸杞树称为“茨树”,枸杞园称为“茨园”,这种独特的称谓,体现了枸杞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宁安镇营盘滩自然村,作者参观了占地1500亩的“中宁县枸杞种质资源保护与研发中心”,这里保存着许多枸杞古树。这些古树原本生长在偏远村落的老宅周边和山野,迁植到这里后保持了原生状态。作者发现了一棵与自己同岁的枸杞树,最高龄的那棵竟然已有154岁。

在认知枸杞的过程中,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刘元恒。在银川,作者通过曹锐的引荐,拜访了这位被誉为“枸杞行业的袁隆平”的人物。刘元恒在枸杞新品种培育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研发的枸杞芽茶、枸杞叶茶和枸杞叶菜,填补了中国茶叶史和美食史上的空白。

1999年,刘元恒在自营农场发现两棵奇异的枸杞树,开花早,结果早,果子特别大,营养价值更高。经过多年的培育和研究,2009年,这个杂交品种被命名为“宁杞5号”,成为我国首例枸杞雄性不育系枸杞新品种。这一成就与袁隆平攻克水稻杂交难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刘元恒的成就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反差。84岁高龄的他,身体状况堪忧,多年的投入让他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尽管获得了诸多荣誉,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这位枸杞行业的“袁隆平”陷入了困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