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改造老楼成绿色办公,六大策略引领低碳新风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1: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改造老楼成绿色办公,六大策略引领低碳新风

“绿之屋”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绿建院”)在北京完成的一个绿色办公空间改造项目,通过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化设计,为绿色办公树立了新的标杆。

01

项目概况

“绿之屋”位于北京西城区一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式办公楼内,改造面积约为900平方米。项目于2022年4月完成,旨在打造一个既节能节材又自然环绕的生态健康空间。

02

低碳营造策略

项目团队提出了六大低碳营造策略:空间用能、灵活适变、轻量建构、绿量提升、循环再生和智慧调控。

空间用能优化

通过功能分区和自然通风采光,项目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南侧设置眩光引风区,北侧为挡风缓冲区,中部是高舒适区。这种布局不仅改善了室内环境,还大幅降低了能耗。经研究计算,通过用能分解、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等方式延长的过渡季时长可达366小时,建筑运行阶段节能约1.15万千瓦时/年,减碳约6.56吨/年。

灵活适变设计

空间采用可移动、可拆装的界面系统和家具,实现多功能转换。例如,东北侧的开放活动区可通过推拉隔断实现不同功能布局的转换。界面系统大量采用可装配式格架隔断、组合隔断墙体等,满足多样化需求。

轻量建构

项目采用轻型钢结构和可装配式隔断,节省材料约1.8吨。轻量化建材和快速建造工艺,既缩短了施工周期,又改善了施工环境。

绿量提升

项目通过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系统,提升了生态效益。南侧设置共享绿径,入口区和办公区设有立体绿化,吊顶采用镜面复合板扩展生态空间。经研究计算,通过绿量提升的方式可减少建筑碳排放约0.2吨/年。

循环再生

项目最大化利用既有设施,将拆除的玻璃废渣和金属管型材制成特殊水磨石,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智慧调控

虽然未在搜索结果中找到具体细节,但智慧调控无疑是现代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智能系统优化能源使用效率。

03

全球视野下的绿色办公

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办公建筑已成为发展趋势。例如,荷兰的The Edge大楼通过智能管理和可再生能源实现碳中和;法国的Tour Saint-Gobain塔楼采用智能玻璃和节能系统;北京的Z6项目则获得了BREEAM“净零碳卓越级”认证。

04

结语

“绿之屋”项目通过创新的低碳营造策略,不仅实现了显著的节能减碳效果,更为绿色办公空间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办公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