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十位历史名人: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02: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十位历史名人: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孕育了众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从古代帝王到文学艺术家,从数学家到画家,这些历史名人以其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魅力,为北京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本文将为您介绍十位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历史名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精彩人生。

明思宗崇祯

本名:朱由检

出生日期:1611年02月06日

民族:汉

出生地:紫禁城慈庆宫

星座:水瓶座

生肖:猪

配偶:孝节周皇后

去世日期:1644年04月25日

职业:皇帝

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于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在1627年登基为皇帝,改元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崇祯即位以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六下罪己诏,是明朝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因其生性多疑,面对明朝中后期颓败的政治局势并无力挽救。在位期间,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并且关外的后金政权也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在崇祯十七年被李自成攻破北京,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清圣祖康熙

本名:爱新觉罗·玄烨

出生日期:1654年05月04日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景仁宫

生肖:马

配偶:孝诚仁皇后

星座:金牛座

去世日期:1722年12月20日

职业:皇帝

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是顺治的第三个儿子。他8岁登基,14岁执政,在位61年。他执政期间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准噶尔,大败沙俄侵略者,是中国历史上“康乾盛世”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于1722年驾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

清世宗雍正

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出生日期:1678年12月13日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星座:射手座

生肖:马

配偶:孝敬宪皇后

去世日期:1735年10月08日

职业:皇帝

雍正帝是清朝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重整内政机构,实行吏治改革,首设军机处,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大力整顿财政,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雍正七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期间,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更进一步,巩固加强了清王朝的统治。

清高宗乾隆

本名:爱新觉罗·弘历

出生日期:1711年09月25日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雍和宫

星座:天秤座

生肖:兔

配偶:孝贤纯皇后

去世日期:1799年02月07日

职业:皇帝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清朝的繁荣昌盛达到顶峰,他在他爹康熙和爷爷顺治帝两代君王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乾隆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粮钱,三免八省漕粮,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他注重兴修水利,内外宾服并开创十全武功,同时,乾隆的书法、诗文造诣也很高。此外,乾隆也是中国古代王朝史上有名的高寿皇帝之一,同样在位执政61年,仅次于康熙,与嘉庆四年驾崩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

清德宗光绪

本名:爱新觉罗·载湉

出生日期:1871年08月14日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什刹海醇王府

星座:狮子座

生肖:羊

配偶:隆裕皇后

去世日期:1908年11月14日

职业:皇帝

光绪是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清朝已经处于内忧外患的风雨飘摇中,他在位期间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虽然他极力主张抗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清朝的腐朽而落败,并且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场战争失败后,光绪痛定思痛,决心吏治改革,推行维新变法。在1898年室实行“戊戌变法”,但早到了以慈溪为首的清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戊戌变法”失败。至此清朝的统治已经是千疮百孔,危在旦夕。结合大量史料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光绪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敢于接受新事物并且尝试推行改革,只不过是清朝的保守派势力太过于根深蒂固,从政之初就受到慈禧的控制,后半生一直处于软禁状态,所以纵使他一腔热血也只能抱恨一生,于1908年暴毙于今中南海瀛台含元殿。

孝钦显皇后慈禧

本名:叶赫那拉·杏贞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29日

民族:满族

星座:射手座

生肖:狗

配偶: 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帝)

子女: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

出生地:北京西单北面的劈柴胡同

籍贯:满洲镶蓝旗(后抬入镶黄旗)

去世日期:1908年11月15日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同治皇帝的生母,咸丰皇帝的嫔妃,是晚清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实际上的统治者。于1852年入宫,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1857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在这期间清王朝暂时进入一段较为平静的发展时期,史称“同治中兴”。慈禧太后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型的人物,在大多数人眼里,她是晚清最终走向溃败的主要元凶之一,外界抨击她的理由主要就是垂帘听政,干预朝政,囚禁光绪皇帝大半生,并且在清军有望赢得战争的情况下依然下令撤军并割地赔款。其次是生活极度奢靡,不惜动用军饷来修建颐和园。慈禧用了22年的时间来铲除异己,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虽然慈禧的所作所为饱受诟病,但她在长达47年的执政生涯中,她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依然被视为是进步的表现。首先就是她批准洋务运动,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出兵中国西北,命左宗棠收复被沙俄侵占的领土。废除八股文,下令禁止鸦片,废除野蛮刑罚;在恢复女权方面,下令解放妇女缠足制度,并且大力兴办女学。并开始重用汉臣,废除满汉不许通婚的习俗等。所以说,关于慈禧到底是一个罪人还是伟人,历史自有评判。

马致远

别名:马东篱、马神仙

出生日期:1250年

民族:汉族

生肖:牛

去世日期:1321年

职业:戏曲、杂曲家

出生地:大都(今北京)

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元朝大都人,祖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元代著名戏曲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在杂剧领域也大有建树,今知马致远的杂剧有15种之多,其中《汉宫秋》是其代表作。马致远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从小饱读诗书,也曾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他生不逢时,他所处的时期正是元朝统治者正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大力打击汉族读书人,因此,马致远一生只担任过一些很卑微的官职,最高只做到大都工部主事,一腔热血无法实现,这时候的马致远的信仰也渐渐从儒家开始向道家转变,在他50岁的时候,辞去官职,在杭州过起了隐居生活,一直到离世。

丁观鹏

丁观鹏释道人物画

出生日期:具体不详,大约在康熙晚期1736年左右

民族:汉族

离世日期:乾隆三十五年左右,大约1795年左右。

职业:画家

出生地:顺天(今北京)

成就:《摹宋人雪渔图》《仿韩七子过关图》与唐岱、郎世宁、张宗苍、金廷标齐名。

丁观鹏是清朝著名画家,擅长画人物、山水、道释和人物肖像等,画风工整细致,与其弟丁观鹤一同是朝廷的供奉画家,他的许多画作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许多作品都被收藏于清王宫内,是清朝一位十分著名的宫廷画师。他的代表作《摹宋人雪渔图》和《仿韩七子过关图》均录入《中国历代名画集》中。

朱世杰

出生日期:1249年

出生地:燕山(今北京)

民族:汉族

离世日期:1314年

职业:数学家

主要成就:创造“四元术”“垛积法”和“招差术”。

朱世杰是元代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一生都在钻研数学和教育事业,他在天元术的基础上发展出四元术,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四元术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元高次多项方程式。此外,他的主要成就还有创造出“垛积法(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招差术(高次内插法)”。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是《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元朝统一中国后,朱世杰曾广泛游历大江南北,全面吸收南北各地的数学算法和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算学启蒙》,这本书不仅在国内的数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深刻的影了朝鲜和日本的数学界。而《四元玉鉴》更是一部成就辉煌的数学名著,被近现代数学家一致评为中国古代数学科学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名著。朱世杰的四元消法在世界上一度处于领先地位,直到18世纪法国的数学家贝祖提的高次方程组解法的问世才算超过朱世杰。与秦九韶(南宋著名数学家)、李冶(金元时期数学家)、杨辉(南宋著名数学家)合称“数学四大家”,其中,朱世杰又借鉴了其他三人的算法,可谓是“四家之首”。

纳兰性德

别名:纳兰成德

出生日期:1655年01月19日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

星座:摩羯座

生肖:羊

配偶:卢氏

去世日期:1685年07月01日

职业:词人

代表作:《通志堂经解》《侧帽集》《渌水亭杂识》等。

纳兰性德出生于北京的一户官宦人家,属于满洲正黄旗,他的家族纳兰氏是清初显赫的八大家族之一,也就是后来的叶赫那拉氏,其父亲是康熙时期的大学士,也是朝廷的重臣,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的五女,皇太极是他的舅公,因此细数的话,纳兰性德的家族关系可以追溯到康熙一脉,因其出色的才华而被康熙赏识,多次陪同康熙出巡并担任近身侍卫。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康熙二十四年,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饮酒后一病不起,于七日后溘然长逝,年仅三十一岁。后世对于纳兰性德的英年早逝颇感叹息,认为他的离去不不单单是因为疾病,纳兰性德许多哀婉的词均是在悼念他的亡妻卢氏,因此这被认为是他意志开始消沉的主要因素。他的词风堪比南唐后主李煜,并深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一度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直到近现代,纳兰性德也是很多作家诗人、深感惋惜的一位词人。在今天的承德,还有专门研究纳兰性德的纳兰性德研究所。最后,引用一句诗来形容他:“斑骓一系无寻处,半是人间半是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