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超半数学生遭校园欺凌,专家:应建立多方联动防治机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9: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超半数学生遭校园欺凌,专家:应建立多方联动防治机制

01

小明和小花的故事

小明是一个性格内向的男孩,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待在角落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然而,这种性格却让他成为了校园霸凌的目标。每天放学后,他都会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要么被强行索要零花钱,要么被无端殴打。他尝试过向老师求助,但得到的回应只是“同学之间打闹很正常”,这让他更加绝望。

小花则是一个外表出众的女孩,她有着一头漂亮的长发和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然而,这却成为了她遭受霸凌的原因。班上的一些女生开始孤立她,散布关于她的谣言,甚至在放学后将她围堵在厕所里进行辱骂和推搡。她不敢告诉父母,因为害怕被责怪“为什么不能和同学好好相处”。

小明和小花的故事,只是校园霸凌冰山一角的缩影。在这个看似平静的校园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类似的故事。

02

校园霸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2024年3月,湖南吉首市某中学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校园霸凌事件。12岁的初一女生王惠被多人连续扇耳光、脚踹,甚至被逼下跪。现场多人围观,有人不停地吆喝,有人还发出笑声。他们一边拍摄视频,一边威胁王惠不准哭。不久,王惠的脸被打得通红,一遍遍抹着脸上的眼泪,却没有吭声。

这并非个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53.5%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这些欺凌行为不仅包括肢体暴力,还有言语侮辱、社交排斥、网络攻击等多种形式。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遭受欺凌的学生选择沉默。调研数据显示,20.3%的学生要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才会向老师、校领导或家长报告,还有1.9%的学生从不报告。这种沉默往往源于恐惧:害怕被打得更重,担心老师和家长不理解和批评,或者被威胁“敢乱说话会被打得更重”。

校园霸凌带来的伤害是深远的。它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痛,更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许多受害者会出现焦虑、抑郁、自闭等症状,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山东济宁一名小学生在遭受欺凌后,一个多星期不敢见人;海南某县学生李璐在多次被打中,因每次被威胁“敢乱说话会被打得更重”,她不敢还手和报警,这也让打人者认为她“好说话、好欺负”,变本加厉。

03

校园霸凌背后: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校园霸凌现象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

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许多校园霸凌案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一个共同特征。许多受害者是留守儿童或来自单亲家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正确引导。他们往往性格内向、自卑,容易成为霸凌者的目标。而一些霸凌者本身也来自问题家庭,他们可能模仿父母的暴力行为,或者因为缺乏管教而变得肆无忌惮。

学校管理的不到位

一些学校对校园霸凌现象重视不足,往往将其视为“学生间的正常打闹”。这种态度不仅未能阻止霸凌行为,反而可能使其愈演愈烈。此外,学校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不足,也是导致校园霸凌频发的重要原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的暴力文化、网络上的不良内容,都可能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一些青少年模仿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或者受到网络上仇恨言论的影响,从而实施霸凌行为。同时,社会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注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也使得这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04

如何破解校园霸凌难题?

面对校园霸凌这一顽疾,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行动。

学校层面:建立反欺凌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反欺凌机制,包括:

  • 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 建立欺凌防治电话、邮箱等举报渠道,落实首问负责制度
  • 定期开展反欺凌主题活动,提高师生防范意识

芬兰的KiVa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项目通过个案治理和一般性预防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减少了校园欺凌行为。具体措施包括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小组任务、角色扮演等,旨在唤起旁观者对受欺负者的同情心和做出保护行为的责任感。

家庭层面:加强亲子沟通

家长应该:

  •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愿意倾诉
  • 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自我保护
  • 避免使用暴力教育方式,树立良好榜样

社会层面:完善法律法规

  • 制定专门的反校园霸凌法,明确各方责任
  • 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受害者康复
  • 加大对校园霸凌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震慑

校园霸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小明和小花这样的故事不再重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