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桂林漓江:百里画廊里的四绝十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4: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桂林漓江:百里画廊里的四绝十景

漓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河流之一,从桂林市区到阳朔的水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优美的岩溶景区。形态各异的青峰夹岸耸立,奇花异草点缀其间,深邃幽奇的岩溶洞穴遍布于群山之中,两岸翠竹簇簇,农舍点点,风光旖旎,山水如画,不仅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更有“洲绿、滩险、潭深、流泉、瀑飞”之胜景。

漓江两岸的山峰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风景可大致一分为三:

第一景区:桂林市区至黄牛峡

两岸奇峰林立,城镇、农村、田园错落分布,景观多样,是观赏远山近水与人文民风的佳处。区内主要景点有叠彩山、伏波山、象鼻山、穿山、塔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叠彩山 滨临漓江,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为城内的游览胜地。“一面晴风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间”。叠彩山名,是由唐朝元稹的侄子元晦游览了叠彩山之后,写了篇《叠彩山记》,记中说:“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叠彩山山石如锦彩绸缎,层层相叠而得名。在清朝文人秦焕创建的叠彩亭的右角,看明月峰横断的崖壁,若“彩翠相间”的锦缎。

木龙洞 叠彩山下有木龙洞,明周进隆《再题叠彩山》诗,“重峦叠峰瞰江流,空明一径通人游”,道出了木龙洞的特点,木龙洞踞山临江,洞北约20米处,在一块巨大的蛤蟆石上,建有一座喇嘛古塔。宋谭舜臣《木龙洞游览题名》:“嘉祜癸卯(1063)寒食旬休,谭舜臣携累累石门,下临江岩,参唐代佛塔,览风帆、沙鸟、江山之胜,此为最焉,遂舟过虞山。”据此,塔为唐代所建,是广西最古的石塔之一

伏波山 孤峰挺秀,一半插入江潭,另一半则枕于陆地。每年春夏,江水暴涨,山麓遏阻急浪狂澜,使江水倒转回旋,有降伏波涛之力。伏波山景致优美,岩洞奇特。山的东面是临江回廊、伏波茶室和依崖而建的听涛阁,西面有登山石阶,可达半山亭和山顶,登高眺望,可看到桂林清秀如画的水光山色,因而有“伏波胜景”之美称。

象鼻山 在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山似伸着长鼻在江边饮的大象。明孔镛《象鼻山》诗云:“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象鼻下有水月洞,山上有明代新建普贤塔。

穿山、塔山 在漓江东岸、小东江西畔, 穿山5峰逶迤,状若雄鸡,西东为首尾,南北为两翼,中峰为背,西峰上的月岩,恰是鸡的眼睛,与隔江的龟山,犹两鸡相斗,栩栩如生,合称"斗鸡山"。塔山与穿山100万年前为同一山体, 其后分离成各自独立的孤峰。徐霞客《粤西游记》谓“若岐若合, 亭亭夹立, 盖以脆薄飞扬见奇”。小东江在两山间缓缓南流,像一条带子仍然把它们紧紧系在一起。初升的旭日,以金辉洒布穿山、塔山和象山之上,构成"三山晨曦"诗境。

净瓶山 位于象鼻山下游约 4 公里处的漓江西岸。整座山如同一只横卧江边的巨瓶。瓶颈、瓶口、瓶腹、瓶底和瓶座一应俱全。瓶口朝北,倾入江中。每逢雨季涨水时节,山的实体与水中的倒影便连为一体,这便是著名的净瓶卧江。

第二景区:黄牛峡至水落村

夹岸石山连绵不断,奇峰围峦映带,是漓江风光的精华所在。主要景点有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岩幽府、半边渡、鲤鱼挂壁、浪石风光、童子拜观音、八仙过江、九马画山、青峰倒影、兴坪佳境等。

黄牛峡 位于漓江西岸,峡上青峰连绵,怪石嶙峋,漓江流经此处,方向陡转,江水拍击三个洲头,流分为二。江中有九块石头传说为九头牛所化,故名九牛岭。在一个方向上,其中的五块石头酷似奔马,而在另一边,有两块石头却像一对正在戏球的雄狮。当地有民谣:九牛看三洲,河水两边流;五马拦江过,双狮戏绣球。

望夫山 船过黄牛峡后,在漓江西岸即见望夫山。山巅上有仙人石,如一个穿古装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处一石如背着婴儿凝望远方的妇女。相传,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撑船 路过此地时,船不幸搁浅。眼看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顶四处眺望,以便能及时发现救援的船只。他一直守在那里,始终未能等到,心一急便化做一块石头。妻子见丈夫久去不回,便背着孩子上山寻找,刚走到山腰,望见丈夫已变成石人,顿时伤心欲绝,一同化做石头。

半边渡 半边渡西岸有一驼形石山,拔岸屹立,阻断了岸边的小路,使得两个村庄 ( 冠岩村和桃源村 ) 过去必须依靠渡船往返,由于两个渡口均位于同一岸边,因而当地人称之为半边渡。这里石壁险峻,峰峦如朵朵出水芙蓉,倒影于绿波碧水之中,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成河渡半边”。

草坪 位于漓江东岸,在桂林市南 29 公里,古时为水路驿站。这里群峰屏立,中有一平坞。沿着西岸如屏似障的峭崖绕坞而行,形成一幅奇特的风景线。草坪南端有一巨大 的地下河溶洞一冠岩。洞内宽阔深邃,地下河水蜿蜒流淌,最后涌出洞口,流人漓江。

鲤鱼挂壁 船过杨堤有一处巨大的山崖扑入眼帘,注目凝视,山崖下那块大石壁上竟现出奇特的斑纹,它轮廓分明、色彩斑斓,酷似一支神来之笔绘就一条溯流而上的大鲤鱼挂于崖前,这便是那神奇的“鲤鱼挂壁”景观。传说这条漓江中的大鲤鱼被这一带秀美的漓江风光所吸引,为了能全视角地欣赏这人间美景,竟不顾一切地纵身跃出水面,不料却被这石壁上的钟乳石挂住,这一挂就是千万年,千万年的时空里,它享尽了这超凡脱俗的美丽景色,也使自己成了这漓江岸边的一道风景。

浪石风光 在漓江左岸有青砖黛瓦村舍依江而立,村前江面有一片兀突交错的礁石,像簇簇浪花,故称浪石,村舍即叫浪石村。游江到此,就进入漓江景区的精华所在,两岸奇峰罗列,水曲天窄,右岸有大黄山、文笔峰、笔架山、狮子山等,高低错落;左岸有观音山、白兔山、金鸡岭等,千姿百态。前望水穿江峡,旁视峡衬帆影;或则云遮雾绕,烟波渺渺,山川隐约,幻景天成。

九马画山 在漓江东岸画山村边,削壁临江,高宽百余米的石壁上,青绿黄白,浓淡相间,班驳有致,宛如一幅神骏图,因有九马画山之名,简称画山。九马神态各异,或里或卧,或奔或跃,或饮江河,或嘶云天,正是“马图呈九道,奇物在人间”。有民谣说:“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中九匹状元郎。”画山山麓还有饮马泉,泉旁石壁上刻有清代阮元的“清漓石壁图”几个字。

黄布倒影 黄布滩因滩底有一黄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黄布”而得名。河滩左右两岸,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山峰,好像七位浴水而出的少女,人称“七仙下凡”。这里水平如镜,清澈澄碧,山峦、翠竹、蓝天、白云倒影在碧水之中,山水一体,水天一色,是漓江中观看倒影的最好地方。清朝诗人袁枚有名句: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兴坪佳境 船过朝板山,就到兴坪。兴坪古镇历史悠久,是三国东吴到晋代熙平县的治所在,古镇依山傍水,绿树重合,为漓江风景荟萃之地。东有僧尼相会、狮子望天、罗汉晒肚诸景;北有寿星骑驴、骆驼过江等山;西有笔架山和美女峰;南面地势开阔,螺蛳山、鲤鱼山和远出群峰相衬,高低错落,疏密相间。

第三景区:水落村至阳朔

两岸土岭青葱,翠竹、茂林、田野、山庄、渔村随处可见。漓江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特点,而且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佳景。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烟雨漓江,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入仙宫。

江水赋予凝重的山以动态、灵性、生命,同时把人带进神话的世界。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漓江景观并因时、因地(角度)、因气候不同而变化。

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千峦百蟑,尽人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若隐若现,若断若续,一派空漾。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雄奇瑰丽的百里江日长卷,使人赏心悦目,冶住陶情,净化心灵,弃俗绝尘。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

在桂林与阳朔之间的漓江百里画中,碧波倒影、翠竹青山、彩崖巧石、绿洲飞瀑幻化出一幅幅清秀绝伦的绿色画卷,汇成了绿之海、绿之涯、绿之美、绿之奇。绿海行舟的游客满目青葱、心旷神怡,充分领略到了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如果说以绿为魂的清秀之美是漓江的常规美的话,以烟雨为魂的梦幻美则将清、奇、绿、幻漓江魂升华到了山水美学的最高境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