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青光眼:新研究表明低血压或成病情发展“加速器”
血压与青光眼:新研究表明低血压或成病情发展“加速器”
研究背景与发现
尽管眼内压(IOP)是青光眼发展和进展中最重要的可调节因素,但青光眼也可以出现在眼内压处于“正常”范围内的人群中。这表明,除了眼内压之外,还有其他机制可能影响视神经损伤。这些机制可能包括由于血流自动调节受损导致的视神经灌注不足,而这种情况可能会因全身动脉低血压而加剧。
一项新研究表明,较低的全身动脉血压与青光眼的更快进展有关。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关系揭示了非眼压(IOP)机制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可能作为未来疾病发展的预测指标。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希望在青光眼患者和可疑青光眼患者中研究全身动脉压与标准自动视野检查(SAP)变化率之间的关系。该项研究已发表在《Ophthalmology》杂志上。
这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Bascom Palmer眼科研究所64名患者的124只眼(91只确诊青光眼;33只疑似青光眼),平均年龄为68.4±7.6岁。所有参与者每隔四个月接受一次眼科检查、血压测量和标准自动视野计(SAP)检查,并获取基线动态血压监测数据(ABPM)。在校正双眼、年龄、性别、种族、眼压、基线严重程度和中央角膜厚度等因素后,研究基线血压对SAP平均偏差随时间变化率的影响。
基于诊室的血压测量无法充分且准确地预测通过24小时血压记录确定的最低血压值个体,因此研究人员主张对有青光眼进展风险的患者使用24小时ABPM,特别是那些有视盘出血表现的患者。(图源:Michael Chaglasian,OD.)
研究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随访时间为28.3±6.0个月,期间每只眼进行了8.9±1.5次SAP检查。
平均偏差变化率:平均偏差变化率中位数为0.14dB/年,其中7%的眼睛表现为中度至快速进展,定义为平均偏差变化≤-0.50dB/年。
血压与青光眼进展的关系:24小时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每降低10mmHg,平均偏差损失率分别加快-0.17dB/年和-0.14dB/年。平均偏差损失也与随访期间较低的平均收缩压相关。
结论与建议
研究人员讨论了这些发现如何使某些患者受益:
在低眼压水平下进展的青光眼患眼可能存在非眼压依赖性的疾病进展机制,因此将受益于24小时ABPM,以识别是否有血管危险因素如低平均动脉压或收缩压。
有视盘出血的眼睛也可能受益于辅助性的24小时ABPM监测。
有全身低血压病史的患者,或者基于诊室血压读数显示为低血压的患者,鉴于未来快速进展的风险,可能受益于此类检测。
未来展望
在治疗方面,研究者假设:“基于我们的数据,人们可以推测某些青光眼患者,例如对于使用全身抗高血压药物的青光眼患者,特别是那些有视野进展或高风险视野进展的患者,24小时血压监测可以帮助识别是否存在全身低血压的问题。”
参考文献:
Donkor R, Jammal AA, Greenfield DS.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rates of glaucomatous visual field progression: The Vascular Imaging in Glaucoma Study. Ophthalmology. August 5, 2024. [Epub ahead of print].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