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望》:杜甫春日哀愁与李先芳春日与喜悦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6: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望》:杜甫春日哀愁与李先芳春日与喜悦

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两位诗人的笔下,却展现了截然不同的情感色彩。杜甫的《春望》充满了国破家亡的哀愁,而李先芳的《春望》则洋溢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喜悦。今天,我们就来一同领略这两首《春望》的魅力,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心境下的春日情怀。

杜甫《春望》原文及赏析

诗作原文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详细赏析

杜甫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被困长安,目睹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国破”开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通过“山河在”与“国破”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同时,“城春草木深”一句,用“草木深”来形容春天的长安城,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又暗含了战乱给城市带来的荒芜与萧条。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花鸟本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引发伤感的触媒。诗人将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灾难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则直接点明了战乱的持续和家书的珍贵。在战乱年代,一封家书往往关系着亲人的生死存亡,因此“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名句,道出了无数离乱中人的共同心声。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以诗人的自我形象收束全诗。诗人因忧愁而白发稀疏,连簪子也插不住,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衰老和疲惫,同时也暗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身心创伤。

杜甫的《春望》以其深沉的情感、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悲欢离合,更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