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川泸定地震后的抗震设计反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川泸定地震后的抗震设计反思

引用
网易
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KP3Q3A05149HIL.html
2.
https://www.sohu.com/a/778184574_121118797
3.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804/7e5ae757f1e74f5abe690640ad805c66/c.html
4.
https://shdzj.gov.cn/fwbs/004001/004001002/004001002001/20220705/3ca370ed-ce31-46b8-8f9f-a4a3f631dc26.html
5.
https://www.isolator-products.com/hangyeyingyong/324.html
6.
https://cbgc.scol.com.cn/news/5828906
7.
https://cbgc.scol.com.cn/news/5850301

2024年8月3日,四川泸定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雅康高速公路隧道间桥梁被冲垮,国道318线断道,日地村房屋被毁,多人遇难或失联。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再次提醒我们,掌握地震自救互救知识,了解建筑抗震设计原理,对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01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

地震来临时,时间就是生命。正确的自救互救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生存几率。

  1.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地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地震较弱,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果地震强烈,应就近躲避,等待地震停止后再有序撤离。

  2. 就近躲避,保护头部:在室内遇到地震,应立即躲到床下、桌下或墙角等坚固处,保护头部,远离窗户和易碎物品。在户外应避开建筑物、树木和电线杆,蹲下并护住头部。

  3. 切断危险源,防止次生灾害:尽快关闭电源、煤气,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4. 被困求救,保存体力:如果不幸被困,应保存体力,通过敲击等方式发出信号等待救援。

02

建筑抗震设计

建筑抗震设计是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的关键。我国在抗震设计方面有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1.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我国建筑抗震设计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即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建筑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2. 抗震设计规范:以上海为例,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DGJ08-9-2013《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都有明确标准。这些标准确保了建筑物在不同级别的地震中保持安全。

  3. 先进抗震技术应用:地震隔振器、隔震支座等先进技术已在多地应用。例如,东京的东京塔和洛杉矶的Walt Disney Concert Hall都采用了地震隔振器技术,以增强地震抗性。这些技术通过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有效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03

地震后的心理调适

地震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还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地震后的心理调适同样重要。

  1. 稳定情绪,接纳情绪:恐惧、悲伤、焦虑等情绪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不必过分自责或压抑。

  2. 表达情绪:通过哭泣、倾诉等方式将负面情绪释放出来,不要强行压抑。

  3. 恢复现实感:关注现实信息,从正规渠道了解地震及救助的最新动态,避免不实传言带来的心理不安。

  4. 重建日常规律:尽量恢复原有的生活规律,如按时吃饭、睡觉等,有助于恢复对生活的控制感。

  5. 建立支持系统: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安慰、分享心情,共同面对困难。同时,多与邻居、朋友、亲戚等交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6. 放松身心:学习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冥想放松、蝴蝶拍等,当感到焦虑、烦躁或恐惧时,可以反复练习以缓解紧张情绪。

  7. 积极寻求帮助:如果经过较长时间仍无法自我调整,或者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04

日常准备

除了掌握地震自救互救知识和了解建筑抗震设计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1. 设置手机地震预警功能:目前,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品牌都提供了地震预警功能。用户可以在手机设置中开启这一功能,以便在地震发生前及时收到预警信息。

  2. 储备应急物资:家庭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如饮用水、食品、药品、手电筒、口哨等。这些物资在地震发生后可能成为维持生命的重要保障。

  3. 制定应急计划:家庭成员应共同制定地震应急计划,包括疏散路线、集合地点、联系方式等。这样可以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四川泸定地震再次提醒我们,地震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自救互救知识,了解了建筑抗震设计原理,做好了充分的日常准备,我们才能在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