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吃出病”事件反转:产量大增带动价格跳水
“车厘子吃出病”事件反转:产量大增带动价格跳水
近日,一则“3斤车厘子吃进抢救室”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甚至预测车厘子行业将面临59亿元的损失。然而,市场走访显示,车厘子行业并未受到严重影响,反而因为产量大增,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三分之一。
据报道,广东一位女士因一次性吃了5斤车厘子后出现高烧,被送医治疗时因药物过敏导致呼吸困难。这一新闻引发了不少网民的议论,并涉及网友称车厘子行业面临损失59亿元。
走访市场显示,车厘子行业并未因这一新闻受到严重打击。今年,智利车厘子的售价比往年便宜,主要原因是产量大增。据水果批发商介绍,今年车厘子的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三分之一。深圳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也显示,车厘子的销售并未因食品安全新闻而大幅波动。许多批发商表示,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可能仅凭一则新闻就引起价格剧变。
车厘子市场的价格走势主要受产量影响。据了解,智利车厘子产量近几年大幅增加,2024/25产季预计出口量将创历史新高,达到1.245亿箱,这也带动了市场供应,价格相对走低。批发商表示,部分智利车厘子的价格甚至较初上市时下降了80%。消费者大量购买打折的车厘子,进一步带动了市场需求。
车厘子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也受物流成本影响。近期,车厘子大量上市,运输成本降低,也使得车厘子价格相应下降。多数商户和超市的车厘子价格随之进行促销。数据显示,在海运冷链运输和便捷通关模式的双重保障下,到货车厘子能够快速进入消费市场,使得终端市场价格进一步降低。
有消费者表示,车厘子事件中个别人身体不适是因过量食用或个人体质问题所致,不会影响他们购买车厘子的意愿。批发市场和商超购销情况也显示,车厘子的销量依然火爆,许多消费者因价格便宜纷纷购买。此外,专业医生指出,车厘子本身并非高敏食物,适量食用不会引发健康问题,提醒消费者合理食用即可。
网络热议、物流成本降低以及销售旺季共同影响了车厘子的市场表现。整体来看,尽管一些新闻短暂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但车厘子依然因其高产投放市场,保持了较为稳定的需求量,最终促使价格下调,带动了更多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车厘子市场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