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25: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低龄老年人(60-69岁)再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让这部分优质人力资源继续发挥作用,不仅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更影响着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

01

现状与必要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8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达到19.8%;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1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达到14.9%。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将突破30%。在这一庞大的老年群体中,低龄老年人(60-69岁)占比高达56.2%,是不可忽视的优质人力资源。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缓解养老金压力:《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测算,2028年之后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收不抵支,年度缺口高达1181.3亿元。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可以减轻这一压力。

  2. 提供社会资源:低龄老年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独特价值。同时,他们的稳定性强,流失率低,培训成本也相对较低。

  3. 增加家庭收入:在当前高房价、高物价的背景下,低龄老年人再就业能够为家庭增加额外收入,减轻子女经济压力,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养老条件。

02

政策支持与创新

面对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需求,各地积极探索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

山东省出台《超龄人员和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允许超龄人员单独参加工伤保险,明确了参保对象、参保缴费、工伤保险关系、认定鉴定、待遇及支付渠道、基金管理等方面政策。这一创新举措为低龄老年人提供了重要的权益保障。

同时,各地积极为低龄老年人提供创业指导服务。例如,陕西省安康市的王莲退休后就获得了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最高可申请400万元。此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鼓励企业、职业院校等开发适合低龄老年人的培训项目。

在就业服务方面,各地优化线上求职系统,提供线下智能求职设备,推动零工市场建设,挖掘适合低龄老年人的灵活就业岗位。例如,北京市推进3岁以下托育服务设施建设,为低龄老年人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03

面临的挑战

尽管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1. 法律保障不足:现行劳动法对老年人再就业缺乏明确规定,权益保障难。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再就业,但规定较为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2. 社会观念落后:存在年龄歧视,认为老年人影响年轻人就业。同时,社会上普遍缺乏专门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服务的平台,求职渠道狭窄。

  3. 信息不对称:许多用人单位通过网络招聘,而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方面存在困难,导致信息获取不畅。

  4. 健康与心理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和心理适应能力成为挑战。同时,低龄老年人往往需要兼顾家庭照护责任,如照顾高龄父母和孙辈,这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04

解决方案与展望

针对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面临的挑战,专家建议从多个维度综合施策:

  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议国家修改完善支持低龄老年人就业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吸纳低龄老年人就业、政府促进低龄老年人就业、低龄老年人自主就业创业提供法律遵循。

  2. 加强社会支持: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同时,加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建设,为低龄老年人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3. 构建就业服务平台:开发专门针对低龄老年人的就业信息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求职服务。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低龄老年人的就业竞争力。

  4. 转变社会观念:加强宣传引导,消除年龄歧视,营造支持低龄老年人就业的社会氛围。同时,鼓励企业开发适合低龄老年人的工作岗位,拓宽就业空间。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我们有望实现低龄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目标,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