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边防战士的坚守
春节前夕,边防战士的坚守
2025年春节前夕,当全国人民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时,我国边防部队却进入了二级战备状态。边防战士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祖国的边疆,保卫国家安全。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让我们能够在和平环境中度过每一个新年。
二级战备:春节前夕的特殊状态
“芳华线与边防线,青春无悔戍河山。”这是边防战士们在临近新年之际,通过互联网向全国人民送祝福的视频画面。一年的年末,大家都在忙着收拾准备过年,可是却不曾想仍有一些年轻人驻守在祖国的边疆。
中国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公里,绵延的国境线很长,横跨了寒带,温带,亚热带与我们国家相邻的国家更是有十四个。这就要求我们的边境线上时常不能缺人,就算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这些边防上的哨兵也不能卸下自己的责任,需要寸步不离的守在哨岗上。
战士们的坚守:24小时轮班值守
在西藏阿里某点位驻守的信息支援部队某部文职人员许茗柱,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喀喇昆仑时,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寒风裹挟着沙粒拍打在身上,防寒面罩很快附上一层白霜。“还有不到1个月就过年了……”许茗柱望向营区里一棵树探出的枝丫——那是他家乡的方向。
许茗柱是该点位开设以来第一个驻守的文职人员。出发时,他满怀信心,立志成为一座驻守边关的“界碑”。但很快,恶劣气候、高原反应、远离亲人,开始让许茗柱心中的热情有所消退,尤其是年关将近,得知自己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他有时会看着手机里女儿的照片发呆。
思念与支持:军嫂的奉献
“你在哪当兵,哪就是我的家!”“最美军嫂”杨敏和丈夫结婚10余载,从长沙到石家庄、从通化到吉林,她陪着丈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丈夫曾两次出征西非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丈夫第一次出征,她们推迟婚期;第二次出征,孩子还未满月。她的一句“家里的事,有我呢”,让丈夫安心登上远征的航班,可她忍受着“结婚了还像单身”的寂寞,承担了“家里家外女汉子”的重任,默默地撑起了整个家。
“最美军嫂”刘晓晴现为延边社会脑康医院暨延边荣军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和丈夫结婚23年来,她用双肩挑起家庭重担。公公患脑梗说不出话、行动不便,她就把公公婆婆从老家接到延吉住,带老人到医院住院诊治。与公公婆婆一起生活20余年,两位老人逢人便夸“有这样的儿媳妇,是我们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春晚拜年:特殊的祝福与承诺
每年春晚中,边防战士的拜年环节看似简单,却承载了深远的意义。对国人来说,这是祝福与安心的象征;对那些心怀不轨的境外势力,则是无声的警告: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中国的边防战士都处于最佳战备状态。即便是春节,防线也只会更严。
“边防有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号,更是边防战士们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承诺。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时,边防战士依然如旧,默默地守护着祖国的安宁。而这份坚守,便是他们给全国人民最深情的祝福。
让我们向这些默默奉献的边防战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