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致一家多人中风,医生:用油要多样化
猪油致一家多人中风,医生:用油要多样化
猪油因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在许多家庭的餐桌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过量食用猪油真的安全吗?近日,林口长庚医院毒物科护理师谭敦慈在电视节目中分享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案例:一个家庭因长期食用猪油,导致多人中风,连10岁儿童都出现高血压。这一案例引发了人们对用油健康的关注。
猪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过量摄取恐中风
谭敦慈日前在电视节目《医师好辣》里分享案例,她表示,之前在医院时接到一户病例,这病例家里是卖猪肉的,因为猪油煮菜非常香,他们全家不但天天吃猪肉,还天天用猪油烹煮各种料理,长期下来,全家人竟有2、3人相继中风,连家中最小的10岁儿子也有高血压。
看更多:对抗高血脂症饮食怎么吃?金针菇这样吃降胆固醇 4营养素降脂清血管
谭敦慈表示,这是因为猪油内含的“饱和脂肪酸”较高,会让坏的胆固醇上升,过量摄取恐危害人体健康。偶尔使用猪油可以提升食物风味并无大碍,但千万不要餐餐都用同种油类。她认为:“油没有绝对的好跟坏”,但就是不能一油到底。
提升好胆固醇需要“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因为每种食用油在烹煮时能承受的温度不同,像是煎鱼,谭敦慈就会使用葡萄籽油,因为它的起烟点很高,也就表示它耐高温,煎煮炒炸不易裂解、变质。但是料理食物时尽量选用“单元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油品,有助于提升人体好的胆固醇。依据美国心脏科医学会建议,苦茶油、橄榄油及芥花油等3种油类,均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民众可以多加选用。
猪油恐增心血管疾病风险
嘉义大林慈济医院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黄欣宁表示,在过去的研究就证实,猪油等动物性油脂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取可能导致血管壁形成斑块,这也会引起血管硬化、血压上升,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尤其是本身有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的人,更应避免使用动物性油脂。
黄欣宁解释,这家人全家已有2、3个人中风,要注意家中可能有基因上,天生就有偏高的胆固醇。而猪油本身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取有血管病变的危险。
植物油取代动物油 高胆固醇患者少吃油炸物
对于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民众,黄欣宁建议应尽量避免使用动物性油脂,改以植物油取代。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摄取后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高胆固醇患者也应避免食用油炸、酥炸类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同样会导致血中胆固醇上升。
看更多: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耳穴按摩法!每天3分鐘改善三高降血壓避免肥胖
鸡油、鹅油等风味油品饱和脂肪含量高 宜少量摄取
而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鸡油和鹅油等风味油品,黄欣宁表示,虽然不同厂牌的含量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这类动物性油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都偏高。她建议大家偶尔拌饭、拌菜增加食物风味是没问题的,但不要将其作为主要的烹调用油,尤其是已经心血管疾病危险的人,长期较大量食用还是有致病危险。
喝好油降体内坏油?需视个人体质而定
近来有人主张每天喝一小杯橄榄油,“用好油降低体内坏油”的做法,黄欣宁认为,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建议用天然食物来取代较好,例如坚果或葵花籽等,在营养建议上属于油脂类的食物,与其喝油,不如每天食用一小匙坚果,也能补充健康油脂、降低体内坏油。本身没有高胆固醇血症问题的人,每天喝一小杯橄榄油可能影响不大,但有高胆固醇问题的患者直接喝油,恐怕有危险。
黄欣宁建议,大家在选择油品时,以整体的方向为主,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油品即可,饱和脂肪酸中有多元或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油品。她建议依照个人体质选择,例如发炎体质的人可多选择含Omega-6成分较高的油品,可降低发炎,而体脂过高的则适合摄取含Omega-3较高的油品。
一般大家听说“Omega-6过高会导致人体发炎”,但Omega-6脂肪酸在人体中主要的作用是保护细胞结构、调节代谢机能及免疫反应,并能促进凝血作用,是很重要的脂肪酸。它和Omega-3同样属于“必须脂肪酸”,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建议,Omega-3与Omega-6的最佳摄取比例是1:1,均衡摄取有助于维持健康状态。
而同样常听到的脂肪酸Omega-9则是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它具有维持循环系统健康、帮助人体对对抗外在侵害的作用,但因为它属于人体可以自行合成的脂肪酸,只要饮食均衡即可自行合成,Omega-3、Omega-6和Omega-9的最佳摄取比例是:1:1:3,黄欣宁说,市面上好的植物油都是混和油,建议可以看标示,这3种脂肪酸是否符合健康比例,如果不知道怎么选,每天吃一小匙坚果,可以同时摄取到3种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