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产妇必知的早期症状与预防方法
羊水栓塞:产妇必知的早期症状与预防方法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但极其严重的分娩并发症,被称为“产科死神”。它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物(如胎粪、黏蛋白等)通过破损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症状。
羊水栓塞的早期信号
羊水栓塞的早期症状可能比较隐匿,但一旦出现,病情会迅速恶化。因此,识别早期信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症状:
寒战和发热: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体温可能突然升高至38℃以上。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发绀:由于缺氧,患者的口唇、指甲等部位可能会出现青紫现象。
低血压:血压可能会突然下降,导致休克。
意识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
出血倾向:皮肤、黏膜可能出现出血点,伤口出血不止,产后出血量增多。
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胸痛、心悸等。
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虽然羊水栓塞无法完全预防,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风险:
定期产检:通过定期产检,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高危因素。
合理使用催产素:避免宫缩过强,减少子宫破裂的风险。
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如无指征的剖宫产、人工破膜等。
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在设备齐全、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的医院分娩,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密切监测: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儿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专家建议
北京宣武医院妇产科副教授、主任医师周齐提醒大家,羊水栓塞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他建议: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分娩,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高危因素。
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如无指征的剖宫产。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羊水栓塞虽然罕见,但其危害不容忽视。通过了解其早期信号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风险。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时处理。同时,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分娩,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也是降低羊水栓塞发生风险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