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沈阳鸡架获旅游商品金奖,背后的文化故事你知道多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25: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沈阳鸡架获旅游商品金奖,背后的文化故事你知道多少?

近日,沈阳鸡架在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荣获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打破沈阳在此类赛事中的“零获奖”记录。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奖项突破,更是对沈阳鸡架深厚文化底蕴的认可。

01

从“下酒菜”到“美食名片”:沈阳鸡架的前世今生

沈阳鸡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1950年,沈阳南塔附近的空军机场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养鸡屠宰场,将鸡腿、鸡胸肉供给沈阳空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食用。因为供应充足,基地每天都会剩下很多鸡架,当地的五三乡政府就开了沈阳第一家经营鸡架的南塔禽香饭店。那时几乎天天食客爆满,很多人每天都得排很长的队才能品尝到。

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周期快、肉质可口的白羽鸡由泰国的正大集团引入中国。其中,辽宁、山东由于靠近原料产地(玉米便宜)和靠近港口(运输方便),两省养殖的白羽鸡一度达到全国总量的63%。而全国最大的国营养鸡场却在沈阳,为了方便出口。彼时,中国白羽鸡主要出口日本,而日本不接受活禽,需要屠宰后分切成鸡腿肉、鸡胸肉等,经塑封后再出口。作为全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沈阳有着完整的流水线制造经验,从而为大批量分切及出口包装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日本人不吃鸡架,大量鸡架便成为无人问津的边角料。勤俭是中国人的习惯。沈阳人也没舍得把鸡架扔掉,纷纷从工厂买走鸡架熬汤,做成低成本的鸡汤面。

02

独特的烹饪工艺:让鸡架焕发新生

沈阳人将鸡架的烹饪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多种独特的制作工艺。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铁板鸡架和烤鸡架。

铁板鸡架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需要对鸡架进行处理,去除多余的脂肪和杂质;然后用特制的香料粉腌制入味;接着将腌制好的鸡架夹在铁板中,放在高温炭火上炙烤;最后撒上白糖和各种烧烤料,让鸡架呈现出诱人的色泽和香气。

烤鸡架则保留了最原始的烹饪方式,将鸡架直接放在炭火上烤制,让鸡架表面形成焦香的外壳,同时锁住内部的鲜嫩汁水。这种做法简单却最能体现鸡架的本真味道。

03

一座城市的记忆:鸡架背后的文化内涵

沈阳鸡架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沈阳人的城市记忆和情感寄托。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老国企的改革,大批工人下岗,许多人开始通过摆地摊、开小吃店等方式谋生。鸡架因其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成为许多创业者的首选。那时的沈阳各地,到处是“鸡架摊点”。每到夜晚,烤鸡架的炭火点燃,摊主将腌制好的鸡架开始烤制,撒上孜然、食盐、辣椒面等佐料,不仅口感香酥焦嫩,连烹饪过程都是一股浓浓的重工业朋克风。沈阳人拿着自制的工具,熏烤拌烀,炮制出各种口味的鸡架美食。那个年代,沈阳人最爱的消磨时光方式就是一边啃肉少、油大、价格实惠的鸡架,一边喝着老雪,成为熬过艰难时期的最大乐趣。

如今,沈阳鸡架已经从街头小吃发展成为产业化生产的特色美食。在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上,各种口味的鸡架美食令人目不暇接,从传统的烤鸡架到创新的“锅包肉味鸡架”,展现了沈阳鸡架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04

展望未来: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沈阳鸡架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上,更体现在其产业化和品牌化的道路上。目前,沈阳市正在积极打造“鸡架美食之都”的城市名片,通过举办美食节、开发即食产品、推广伴手礼等方式,让沈阳鸡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未来,沈阳鸡架将继续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成为展示沈阳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正如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彭光磊所说:“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不仅展现了沈阳丰富的美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鸡架为媒,搭建起了一个文化交流与文旅推广的平台。”

沈阳鸡架,这道承载着沈阳人记忆与情感的美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它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张展示沈阳城市魅力的金色名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